俄国人在新疆设置的贸易站点。清咸丰元年(1851),签订《中俄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后,俄方即在伊犁、塔城设置。随着《中俄伊犁条约》的签订,俄方又在喀什噶尔、吐鲁番、乌鲁木齐等地设置。由俄驻疆领事馆管理。贸易圈内建房、贸易、通邮、建银行等,还有驻兵,与内地“租界”相仿。俄国十月革命废除。
贸易圈
俄国在中国境内建立的经济侵略据点。1851年8月,俄国政府利用欺诈手段,与清朝政府签订了《伊犁、塔尔巴哈台通商章程》,其中第十三条规定:“俄罗斯商人前来贸易,存货、住人必需房屋,即在伊犁、塔尔巴哈台贸易亭,就近由中国指定一区,令俄罗斯商人自行盖房,以便住人、存货。”开始时,贸易圈内仅住俄国领事和少数商人。后来,又驻有兵丁,俄国商人则携眷长住。贸易圈内的俄国商人,一律由俄国领事管理,清政府无权过问。于是,贸易圈形似租界。十月革命后,贸易圈内的居民大多加入中国国籍,成为中国的俄罗斯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