趾高气扬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高高举步,神气十足。形容骄傲自大、得意忘形的样子。 趾:脚趾,指脚。气:神气。 扬:高举。 [出处] 《左传·桓公十三年》:“楚屈瑕伐罗,斗伯比送之。还,谓其御曰:‘莫敖必败,举趾高,心不固矣。’”清·孔尚任《桃花扇·设朝》:“旧黄扉,新丞相,喜一旦趾高气扬,廿四考中书模样。”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巴金《谈〈憩园〉》:“他们却过著舒服的日子,而且趾高气扬,不可一世。” ❷ 作主谓短语的谓语。毛泽东《学习和时局》:“工作无成绩,可以使人悲观丧气;工作有成绩,又可以使人趾高气扬。” [附条] ❶ “志高气扬”。《史记·苏秦列传》。 ❷ “足高气扬”。《东周列国志》八五回。 [同义] 神气活现 高视阔步 踌躇满志 [反义] 垂头丧气 灰心丧气 万念俱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