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投无路
比喻处境极端困窘,找不到任何出路。 《元曲选·杨显之〈潇湘雨〉第三折》:“淋的我走投无路。”鲁迅《呐喊·自序》:“因为那时读书应试是正路,所谓学洋务,社会上便以为是一种走投无路的人。”《六十年的变迁》第九章:“这位走投无路的季交恕,省城熟人又少,就只好暂住三兴街协和商号,边找门路边卖文。” 也作【走头无路】。 《官场现形记》第十六回:“(鲁总爷)想到这里,心上一似滚油煎的,直往上冲;急得搔头抓耳,走头无路。”冯玉祥《我的生活》第三十九章:“甚至一个曾在本军当过伙夫的平民也被捉去一打二罚,走头无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