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赦
《广韵》始夜切,去禡,书。 ❶ 舍弃。《左传·宣公十二年》:“左右曰:‘不可许也,得国无赦。’”《说文·攴部》:“赦,置也。”{段玉裁}注:“‘赦’与‘捨’音义同,非专谓赦罪也。后‘捨’行而‘赦’废,‘赦’专爲赦罪矣。”《尔雅·释诂下》:“赦,舍也。”{郭璞}注:“舍,放置。” ❷ 释放。 《左传·襄公十一年》:“庚辰,赦{郑}囚,皆礼而归之。”《汉武故事》:“{光}({霍光})于是嘿然,乃赦前所繫者。” ❸ 宽免罪过。{宋}{刘斧}《青琐高议·琼奴记》:“父爲{淮南}宪,所至不避贵势,发谪官吏,按历郡县,推洗刑垢,苟有所闻,毫髮不赦。”{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姐》:“〔客〕摇瓶俯听,曰:‘幸止亡其一;此物合不死;犹可赦。’”《书·汤诰》:“罪当朕躬,弗敢自赦。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天之弃{商}久矣,君将兴之,弗可赦也已!” ❹ 减免租赋。{清}{柯悟迟}《漏网喁鱼集》:“圣主赦{镇江}蒂赋十年。”《汉书·食货志上》:“〔边食〕足支一岁以上,可时赦,勿收农民租。” ❺ 姓。 {汉}有{赦厥}。见{汉}{刘向}《说苑·臣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