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赣东北苏区反“围剿”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赣东北苏区反“围剿”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第十军在江西东北部粉碎国民党军“围剿”的作战。 1930年11月,国民党军4个师3万余人对赣东北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一次“围剿”,企图歼灭红十军于葛源地区。赣东北军委决定,以地方部队和赤卫队广泛袭扰敌人,集中红军主力寻机歼敌,于12月18日攻克上饶,于22日袭占河口镇,全歼敌新编十三师1个团。随即在弋阳、横峰地区与第五、第五十五师周旋月余,不断打击敌人。随著中央苏区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敌人对赣东北的“围剿”也被迫停止。1931年3月,国民党对该地区发动第二次“围剿”。红十军在地方武装的配合下,灵活打击袭扰敌人,先后歼敌第五、第十八师各一部,随即进军闽北,开辟新的游击区。5月5日回师赣东北,攻克余干城,并乘胜将葛源以西何家坝之敌大部歼灭,粉碎了敌人第二次“围剿”。7月国民党军先后集中6个师兵力,采取“堡垒”战术,再次发动“围剿”,赣东北的红军在“持久围攻堡垒”的“左”倾冒险主义方针的指导下,经半年苦战,虽打击了敌人,但自己也遭到重大伤亡,苏区大部被敌占领。河口镇战斗见“赣东北苏区反‘围剿’”。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