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赖山阳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赖山阳 【生卒】:1780—1832年 【介绍】: 日本德川幕府后期的哲学家、历史学家。 名襄,字子成,通称久太郎,号山阳。少年时就诵读《小学》、《近思录》,后读东坡的《史论》,于是以文章名世。 后来在京都讲学。山阳著述甚丰,涉及面广,而尤以史论、历史哲学而闻名于世。 主要著作有《日本外史》、《日本政记》、《通义》等。山阳认为,在历史发展的进程中,有一种客观的必然性,这就是“势”。 他说:“天下之所以分合治乱安危者,势也,势者以渐而变,以渐而成,非人力所能为。”在承认人不能违“势”的前提下,在一定程度上他也承认了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势”将变而未成之时,“因而制为之,则在于人。”“势”也可以说是由人而成。他还认为,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有变与不变两种因素,而变与不变均由天而定。如皇统有天的保证,因而世世相传,是历史中的不变要素,而幕府之统治却时有变动,为历史中变化的要素。历史的治乱兴衰因时而变,而变化的关键,在于上下之近远,即在于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的关系是否和谐。 如果“上意下达,下情上通,欢然无间”则天下治;如果统治者以权“骄其下而不恤”,甚至蹂践之,则天下必乱、必变。这里逻辑地包含著人民是推进历史的主体的思想萌芽。 很显然,山阳的这种历史哲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