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败酱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败酱草 出《神农本草经》。 又名泽败、鹿酱、苦菜、野苦菜。为败酱科植物黄花龙芽Patrinia scabiosaefolia Fisch.或白花败酱P.villosa Juss.等的根或全草。 产四川、江西、福建等地。辛、苦,微寒。 入胃、大肠、肝经。清热解毒,散瘀排脓。 ❶ 治阑尾炎,肺脓疡,肝炎,肠炎,痢疾,子宫颈炎,产后瘀滞腹痛,疮痈肿毒,眼结膜炎。煎服:9~15克(鲜品,60~120克)。 白花败酱全草含挥发油、黑芥子甙(Sinigrin)等;根、根茎含莫罗忍冬甙(Morroniside)、番木鳖甙、白花败酱甙(Villoside)等。黄花龙芽有促进肝细胞再生、改善肝功能作用。 挥发油有镇静、催眠作用。体外试验,黄花龙芽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莫罗忍冬甙有苦味健胃作用。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