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刑
❶ 中国上古时代,替身体受刑的象征性刑罚。 《尚书·尧典》记载,“象以典刑”。《周礼》司圜疏引云:“画象者,上罪墨冢赭衣杂履;中罪赭衣杂履,下罪杂履而已。”《白虎通疏证》曰:“犯墨者蒙巾;犯劓者以赭著其衣;犯膑者以墨蒙其膑处而画之;犯官者履杂扉;犯大辟者布衣无领。”《唐律疏议·名例》曰:“画象以愧其心”。即施以羞辱性的惩罚来代替肉刑和死刑。 ❷ 象指法。《尚书》孔安国补疏:“象,效也。”效与法同。 指有所效法,则谓之象。 ❸ 象,刻画。将五种刑罚的形状刻画在器物上,使臣民观之而畏刑。 ❹ 象刑为后人假造。 《荀子·正论》曰:“然则是杀人者不死,伤人者不刑。罪至重而刑至轻,庸人不知恶矣,乱莫大焉。”“故象刑殆非生于治古,并起于乱今者也。”谓象刑乃纵罪乱世之物,恐为后人所造。 ❺ 指仿行天道或按照上天的法则制定刑罚。《汉书·刑法志》曰:“所谓‘象刑惟明’者,言象天道而作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