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豌豆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豌豆 【概况】: 异名 毕豆(《唐史》),寒豆(《品汇精要》),雪豆、兰豆(《广东、广西》)。 基源 为豆科豌豆属植物豌豆的种子和叶。豌豆属全世界有6种,中国不产,本种为引种植物。 原植物 豌豆Pisum sativum L. 历史 本品始载于《品汇精要》,云其:“引蔓而生,花开青红色,作荚长寸余,其实有苍白二种,皆如梧桐子差小而少圆,四、五月熟,南人谓之寒豆。”《纲目》谓其:“种出西胡,今北土甚多。八九月下种,苗生柔弱如蔓,有须,叶似蒺藜叶,两两对生,嫩时可食。三四月开小花,如蛾形,淡紫色。 结荚长寸许,子圆如药丸,亦似土草子。”以上描述均与本品相符无误。 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或攀援,高30~50cm,植株无毛,微带白霜。双数羽状复叶,小叶2~6,叶轴末端有分枝的卷须;托叶抱茎,通常大于小叶,下缘具齿;小叶卵圆形,椭圆形或倒卵形,长2~5cm,宽1~2.5cm,先端钝圆或略尖,具细刺尖,基部宽楔形或圆形,全缘,稀具不规则齿裂。花1~2(3)著生于叶腋,总花梗短干叶;萼钟状,萼齿披针形;花冠白色或紫红色;旗瓣近扁圆形,先端微凹,基部具爪,翼瓣近宽卵形,具耳和爪,龙骨瓣近半圆形;子房长圆形,花柱弯曲与子房呈直角。 荚果长圆筒形,长5~7(10)cm,种子2~4粒,圆形或近方圆形,青绿色,干后黄色。花期6~7月,果期7~9月。(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2册.487页.图2703) 生境与分布 中国各地均有栽培。 。【生药】: 采集 叶、花春季采收,果荚、种子春末采收;均鲜用或晒干。 【化学】: 种子含植物凝集素(Phytagglutinin)、止杈素[(+)-AbscisinⅡ,即Abscisic acid]及赤毒素A20(Gibberellin A20)。 未成熟种子含4-氯吲哚基-3-乙酰-L-天门冬氨酸甲酯(4-Chloroindolyl-3-acetyl-L-aspartic acid monomethyl ester)。 附 豆荚含赤霉素A20。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77∶2600 。【药性】:性味 甘,平。 ❶ 《饮膳正要》:“味甘,平。” 归经 《本草经疏》:“入脾、胃。” 功效 和中下气,利小便,解疮毒。 主治 治霍乱转筋,脚气,痈肿。 ❶ 《日用本草》:“煮食下乳汁。”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 。【临床应用】:方选和验方 豌豆汤淋渫方(《圣济总录》)治脚气抬肩喘:豌豆60g,用水5000ml,葱白10茎,擗碎,椒1g,煮取汤2000ml,倾入两瓷瓮,以脚各安在1瓮中浸,遣人从膝上淋洗百遍。 单方应用 ❶ 《圣惠方》:“治霍乱,吐利转筋,心膈烦闷:豌豆45g,香葇90g。上药以水450ml,煎至300ml,去滓,分为3服,温温服之,如人行5里再服。” ❶ 李时珍《纲目》:“煮食,杀鬼毒心病,……研末涂痈肿痘疮,作澡豆,去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