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台儿庄战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3月23日至4月7日,中国军队在山东省南部的台儿庄地区,击败日军进攻的一次较大规模的战役。3月14日,进攻徐州的日军矶谷第十师团沿津浦线北路进攻藤县,川军一二二师在王铭章师长指挥下与敌激战3昼夜,17日藤县失守,王铭章牺牲。20日,日军第十师团占领嶧县,旋即向台儿庄突进。在津浦线右翼,日军坂垣征四郎第五师团自2月上旬从潍坊向临沂进攻。李宗仁急调张自忠第五十九军与庞炳勋第四十军协同作战,于3月12日取得临沂大捷。随后,张庞两军在临沂一带多次与日军激战,牵制日第五师团10余日,粉碎了日军第五、第十2个师团会攻台儿庄的计划,为台儿庄歼敌创造了条件。3月23日,日军第十师团直逼台儿庄,孙连仲第二集团军池峰城第三十一师据守台儿庄内迎击日军,台儿庄战役开始。战役一开始,敌我双方就展开激烈的争夺战,首先在村外进行一个星期的拉锯战,接着在村内又进行了一个星期街道争夺战。24日,日军2000多人在飞机大炮配合下猛攻台儿庄,摧毁了北部城墙,从突破口冲进200多日军被中国守军一八六团全部歼灭。25日,中日两军在台儿庄北的刘家湖血战。27日晨,日军攻破台儿庄北门,开始了犬牙交错的拉锯战,持续多日。28日晚,日军猛攻台儿庄西北角,西门告急,三十一师副师长康法如率队反击,同日军巷战。30日,第二十七师组织敢死队支援西北角,同日军展开肉搏,打退了日军的进攻。4月3日,日军占领台儿庄东南门,投掷催泪瓦斯弹,守军死伤十之七八,全庄四分之三陷入敌手。在这危急关头,在台儿庄中央防线北面作战的汤恩伯第二十二军从枣庄南下,4月6日在台儿庄东北部的底阁、杨楼大败来自临沂的日军坂本支队,并与孙连仲集团军会师。6日下午,日军从台儿庄北撤,中国军队全线反击。当晚肃清了庄内全部残敌。此役,歼敌1万余,给敌人以沉重的打击。台儿庄大捷是抗战初期正面战场的第一次重大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前方将士的斗志和全国军民抗战的信心。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初期中日军队在山东省南部进行的一次较大规模的较量。是役交战地区包括以台儿庄为中心的整个鲁南地区,故亦称鲁南会战。 这次战役从1938年3月14日至4月15日,历时33天。日军先后投入华北方面军精锐矶谷师团和坂垣师团主力部队,其中包括三个炮兵联队及部分空军和装甲部队,总兵力约四万人。中国先后投入的作战部队,由第五战区指挥,计24个师又两个旅、两个炮兵团,约二十万人。在战斗中,中国军队以顽强旺盛的斗志将日军两个师团的主力阻挡和包围于台儿庄和临沂地区,并予敌重创,显示了中华民族不可欺侮的精神,鼓舞了中国人民抗战的信心,在世界上产生了很大影响。 1937年12月,日军攻下南京和济南后,急欲南北夹击打通津浦路。由于战局变化和兵力不足, 日军先采取南攻北守的战略。12月下旬,日军第十三师团由南京渡江进攻六合、滁县,沿津浦线北犯,攻掠明光、蚌埠等地,并试图直趋徐州。守卫津浦线南段的国民党第十一集团军李品仙部、第二十一集团军廖磊部及第五十一军于学忠部,利用既设阵地,节节予敌阻击,将津浦线南端截成数段,与日军相持于淮河一线。 日军在南线受阻后,遂调过头来,实行南守北进的战略,增兵津浦路北段,大规模南犯。 中国军队在津浦路北段,因韩复榘不战而逃处境相当被动。1938年1月,日军轻易占领博山、肥城、泰安、兖州、曲阜、邹县,到达两下店。1月12日,日本海军陆战队在青岛登陆,坂垣第五师团也奉调胶州湾。该股日军主力登陆后沿胶济路西进,至潍县转南,沿台潍公路而下,经高密、诸城、莒县,直逼临沂,企图与津浦路北段矶谷第十师团相呼应,以台儿庄为会师目标,形成夹击。这时,津浦路以西日军左翼长濑旅团也进击济宁,造成日军从左中右三路突击陇海,并策应津浦路南段的攻势,最终合攻徐州。 为挫败日军三路突击陇海的攻势,第五战区在鲁南战场组织了顽强抵抗:在右路,令原驻海州的庞炳勋第三军团兼程北上驻守临沂,同时从青岛撤出的沈鸿烈海军陆战队汇合地方部队也在诸城、临沂一带进行游击战,顽强抵抗日军坂垣师团坂本支队的进攻,使战局呈胶着状态;在左路,由孙桐萱指挥第三集团军反攻济宁、汶上,吸引了日军一个旅团的兵力,相持于金乡、巨野一带,使日军矶谷第十师团无法向南增援津浦线;在中路,令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孙震部向两下店、泗水、曲阜、邹县方面日军发动牵制进攻,并在峄山、邹县间与日军展开激烈的争夺,相持月余,迟滞了日军南下。3月中旬,日军将第一○六师团重藤旅团增调邹县,配合濑谷旅团分两路南下:一路猛攻界河,另一路绕过龙山,直扑滕县。台儿庄战役由此展开。 滕县位于鲁南津浦线上,北接界河、邹县,西邻独山湖,南连微山直至徐州,东靠龙山。邹县失陷后,滕县便成为拱卫徐州的重要屏障。中国军队驻守滕县的是川军第二十二集团军总预备队一二二师王铭章部。3月15日,日军连陷界河、龙山,并向滕县以北之北沙河猛攻。同时,另一股日军也抵达滕县附近。第二十二集团军司令孙震急令王铭章死守滕县三日,以待汤恩伯军团增援。其时滕县内守军仅有两个营。王铭章令第三六六旅由太平邑增援,但该旅在城头村附近与日军遭遇,被截成数段,仅一个营冲进滕县城。截至15日深夜,滕县城关的部队计有一个团部、三个营部、十个步兵连和一个迫击炮连,另有师、旅部四个警卫连和临时来城领运粮弹的第一二四师一个步兵连,加上武装警察和保安队,合计3000人,真正战斗部队不足2000人。 16日晨,日军步骑约五千人迫近滕县东郊,以重炮猛轰东关城垣,并派飞机向城内投掷炸弹,将守军工事炸毁多处。同时, 日军在坦克掩护下,向城内猛攻,守军官兵与日军激战至夜。王铭章急将北沙河两营调回城内。军委会饬令汤恩伯救援滕县,无奈该部一个团在滕县东南一带受阻。 3月17日晨,日军增调重炮和坦克,分由城东、城南同时进攻。城内民房尽成瓦砾。中午, 日军集中轰炸城墙,将南门一带轰出近两丈的缺口。守军堵塞缺口,死伤甚重。王铭章及各旅团长分别率部堵击日军。敌军几次企图攀登上城,俱被击退。王铭章致电孙震,表示“决以死力拒守,以报国家,以报知遇”。下午,南门缺口越来越大,东门也被敌炮轰穿,日军蜂拥入城。守军与日军展开激烈的巷战。王铭章想挽回败局,仍登西城督战,不幸腹部中弹,仍毙敌三名,壮烈殉国。县长周同闻知王师长殉难,急忙从城北赶来,抚摩王之遗体大哭。最后哭干了眼泪,缓步登上城墙,对天长叹,坠城而亡。① 王铭章牺牲后,一二二师参谋长赵渭滨,一二四师参谋长邹绍孟、团长王麟指挥守军继续抗敌。入夜之前, 日军已占领东、南、西三面城墙,而东北、西北城隅和北城墙仍在中国守军手中。战斗经夜,守军除一二四副师长税梯青率数百人由北门突围外,其余两千余人皆壮烈牺牲。18日午前,滕县失守。王铭章率部坚守滕县两昼夜,为台儿庄一线作战部署赢得了时间,受到国民政府褒奖,被追赠为陆军上将并举行了隆重的国葬。 几乎与滕县保卫战同时,临沂保卫战也在激烈地进行。临沂为鲁南军事重镇,位于徐州东北,南通新安镇(今新沂)至徐海,西南通台儿庄、枣庄、峄县,西通费县、泗水,西北通蒙阴、新泰,东北通莒县、诸城,东通日照,为各公路交汇点和陇海、津浦、胶济三大铁路线安危所系。防守临沂的是庞炳勋第三军团。庞部原为西北军第四十军,编入第五战区后扩大番号为第三军团,实际上下辖仅第三十九师和第一一五、第一一六两个旅,共五个团实力,约一万人。庞部奉命移防临沂后,以杂牌弱旅的简陋武器,阻敌精锐坂垣部于汤头一线。一时中外哄传,颇使坂垣颜面无光,故而督战尤急。3月9日,第五师团二十一旅团长长坂少将亲率日军五千余人,以飞机重炮为掩护向庞部猛扑,连克汤头及沙岭子、白塔、太平、停子头等村庄,迫近临沂城垣。庞炳勋紧急调整城防部署,令一一六旅防守正面,第一一五旅为右翼并抽出第二二九团及补充团为总预备队,严令各部死守阵地。同一天,第五战区派调张自忠第五十九军增援临沂,第五战区参谋长徐祖贻也前往指导作战。庞炳勋与张自忠原同为冯玉祥西北军所部,曾结有旧怨。1930年中原大战时,庞被蒋介石收买,倒戈反冯,夜袭张自忠部。张毫无戒备,经奋力死战方得脱险,从此结下深仇。张发誓:此仇不报,誓不甘休。据李宗仁回忆,他对庞张旧事颇为了解,本不愿将庞张调到一起,惟临沂战事吃紧时已无兵可派,故而将张自忠请来劝张“以国家为重,受点委屈,捐弃个人前嫌”,赴临沂作战并“绝对服从庞军团长的指挥”。张自忠闻言,不假思索,便回答说:“绝对服从命令,请长官放心”,显示了不计个人恩怨、一心报国的赤胆忠心。②10日夜,第五十九军誓师出征,经峄县东转,以强行军向临沂疾进,至12日下午进抵临沂城西郊。庞张二军会师后,士气为之大振。13日,日军向临沂猛攻。庞军徐徐撤退,将日军右翼诱至第五十九军正面。14日拂晓,张自忠和庞炳勋各率所部分三路向日军反攻,并强渡沂河向东、北两个方向突进。日军拼死顽抗,曾几度打过沂河西岸。至19日,张部第三十八师、第一八○师占领大小太平,向北打到汤头镇附近。庞部第四十军向东占领相公庄一线。 日军损失惨重,被迫向莒县方向撤退。中国军队取得台儿庄战役第一个胜利——临沂大捷,使日军坂本支队南下支援第十师团的计划受阻。 日军在临沂大败,遂改变战略:正面以主力从津浦路出枣庄、峄县,直逼台儿庄;侧面经向城进兰陵,攻击台儿庄侧背,以图确保韩庄至台儿庄运河一线,威胁徐州。 台儿庄位于山东省南部,在临城至赵墩的铁路支线上,北接津浦路,南连陇海路,西南距徐州约五十公里。台潍公路以此为起点,大运河擦庄南而过,水陆交通便利,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该地原属峄县,名为庄却是一个有砖砌城墙,较为繁华的小市镇。城内建筑均系砖木结构。城东西长2.5公里,南北长1.5公里,开有六个城门。城外北边是一片开阔地,有大小寨宅碉楼数十座,西面是铁路,东面散布一些村庄。 3月18日,日军第十师团主力猛攻临城、枣庄。中国军队苦战一日,被迫撤守。这时, 日军考虑到,津浦路正面韩庄以南山地重叠,不利进攻,而津浦路东面峄县至台儿庄一带地势平坦,便于机械化部队展开,且可向临沂增援,遂集结主力东进,直扑台儿庄、运河中国军队防线。 在津浦线战事紧急的情况下,孙连仲第二集团军奉命调至第五战区。3月21日,该部第三十一师池峰城部渡过运河,赴台儿庄接防。22日,汤恩伯第二十军团第八十五军由峄县转移到枣庄东北的抱犊山区,拟攻日军侧背,关麟征第五十二军也东渡运河绕道北上,到枣庄以东部里集附近与第八十五军汇合。 池峰城第三十一师接防台儿庄后,立即以一个团向庄北的泥沟、北洛一带布防,师部和一个团置于台儿庄内,一个团置于北站,一个团在运河南岸警戒。23日,峄县之敌数千人,以重炮和坦克为掩护进攻台儿庄。此时,第二集团军各师均已到达徐州附近地区。第五战区遂命孙连仲赴台儿庄方面指挥,并派第二十七师接守运河河防。24日晨,日军再次猛攻台儿庄,其一部突入庄内。池师以一旅在庄内与之巷战,另以一团由南洛袭敌侧背,将日军击溃,并克复刘家湖。下午, 日军又由北洛反攻,以猛烈炮火轰破台儿庄北门,冲入庄内三百余人。中国守军既无平射炮也无坦克车,只能凭血肉之躯与敌方炮火和坦克搏杀,至死不退。 日军猛攻三昼夜,始突入庄内占据碉楼固守。第三十一师与日军激烈巷战,伤亡过半,渐有不支之势。李宗仁一面令孙连仲死守待援,一面电令汤恩伯第二十军团南下驰援,侧击濑谷支队,而汤部只在枣、峄一带游动,迟迟不进攻日军侧背。 为缓解台儿庄之急,张自忠第五十九军自临沂大捷后以主力向费县出击,拟袭击日军第十师团后方。但日军第五师团增兵南下,再度猛攻临沂。3月25日,张部返回临沂附近与日军激战。27日,日军移动到临沂西北方向猛攻。张部被迫撤入临沂城,以待援军。至30日,东北军第一一一师一部赶赴临沂,才使该地形势趋于稳定。 日军因对临沂久战不克,遂抽调坂本支队主力星夜南下,直扑台儿庄。4月1日,坂本支队占领兰陵镇,进入台儿庄以东地区,与濑谷支队会合。翌日,两部日军猛攻台儿庄,占领庄内三分之二地区。中国军队据守南关一隅,宁死不撤。入夜,池师250人组成敢死队突入庄内西北角。 日军仓皇迎战,被毙伤甚众。双方在庄内争夺更加剧烈。池峰城率部逐屋抵抗,第二十七师敢死队也奋勇夺回东北角,终因日军援兵增加,中国守军伤亡重大,致台儿庄四分之三陷入敌手。 正当台儿庄内日军两个旅团围攻池峰城师之际,中国军队在外围包围日军的态势也已形成。第五战区利用日军过于深入的弱点,令第三集团军曹福林第五十五军渡过微山湖,由南阳桥一带越过运河,收复两下店、界河,将日军后援切断。在李宗仁强硬催促下,汤恩伯集团也向台儿庄敌后迫近。台儿庄日军撤退不及,陷入中国军队重围。 4月2日,第五战区决定迅速围歼日军濑谷和坂本两个旅团,其部署是:一、第二十军团以一部消灭洪山镇北方之敌,主力于3日向台儿庄附近之敌左侧背攻击,逐次向左迂回,务在台儿庄左侧地区将敌捕捉歼灭;二、第二集团军右翼与第二十二军团联系,于3日全线反攻,消灭台儿庄附近之敌;三、第三集团军第五十五军为堵击兵团,迅速南下,向枣庄、临城合围。③3日,各兵团遵照作战命令发动反攻。第二十军团第五十二军关麟征部于4日肃清洪山镇和兰陵日军残部,继而南下,抵达台儿庄东北的底阁等地,向日军发动猛攻;第八十五军王仲廉部自大良壁东进,于4日在陈瓦房附近重创坂本支队;第七十五军周岩部由岔河镇击败萧庄之敌以后,于5日向台儿庄东七公里之东庄攻击。与此同时,台儿庄内第二集团军也展开反攻,第三十一师官兵与敌兵展开巷战,以大刀奋勇杀敌,逐段肃清庄内日军。庄外第三十师和第二十七师攻过运河,攻下南洛后也向台儿庄东部猛攻, 日军濑谷部队力战不支,首先脱离战场,于6日夜向峄县溃逃。7日,坂本支队仍在庄内顽抗。在中国军队夹击下,伤亡惨重,被迫于当夜烧毁弹药突围。随后,中国军队各部分别对溃败日军实施追击。第三十一师乘胜肃清台儿庄内残敌。第三十师和第二十七师在台儿庄左右两翼追击敌人至泥沟附近。 日军狼狈逃窜,溃不成军,沿台枣支线被击毁的各种车辆、弹药、马匹甚多。至4月7日,曹福林第五十五军已达临城、枣庄以北地区,切断日军后路。 日军残部乃窜入峄县附近之獐山、九山及税廓等地,凭借有利地势死守待援。台儿庄战役取得决定性胜利。 自8日起,中国军队各部从南面、东南和东北三个方向迫近峄县日军。汤恩伯军团主力由台、枣铁路以东向马山、九山、峄县追击,孙连仲集团军并指挥第一一○师由台、枣铁路以西地区追向峄县。14日,日军援兵由津浦路大举南下,抵达枣庄附近,另一部直扑临沂西北地区,对中国围歼部队形成威胁。第五战区遂下令撤围,除在獐山一线继续攻击外,主力部队转入防御。至此,台儿庄战役结束。 台儿庄战役前后近一个月,双方投入大批军队。 日军恃其兵器优越,以飞机重炮为掩护不断进攻。中国守军依靠简陋武装顽强抵抗,以伤亡两万人的代价,击溃日军精锐矶谷师团和坂垣师团的进攻,取得抗战以来一次重大胜利。据中国报道,是役歼敌两万余人,缴获步枪万余支、轻重机枪931挺、步兵炮77门、战车40辆、大炮50余门。日军方面则记载,第五、第十两师团共死亡2369人,伤9615人,合计伤亡12000余人。其中除了以后徐州会战的伤亡数字,台儿庄被歼8000余人。④ 台儿庄战役的胜利,在国际和国内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国内两党负责人发表通电和谈话,表示抗战的决心。国内外各大报纸纷纷进行详细报道。在武汉、郑州和长沙等大城市,人们点燃火炬,燃放鞭炮,欢庆胜利。国际上关心中国的人士也改变了对中国前途的看法,认为日军被中国战败并非虚妄之谈。台儿庄过去只是鲜为人知的鲁南小镇,现在几乎成了民族复兴的新象征。雪片似的贺电飞往台儿庄,大批中外记者和慰问团涌向台儿庄,台儿庄成为世界瞩目的焦点。鲁南沸腾了,中国沸腾了,世界也沸腾了!国民政府盛赞台儿庄之战“可与国际上坦伦堡战役媲美”,决定拨款30万元作为奖赏,颁发奖章,还拟将已被炸成灰烬的台儿庄命名为模范城市。在胜利面前,国民党内一些本来充满“亡国论”思想的人,突然也变成“速胜论”者,甚至称台儿庄战役为日本军阀的“最后的挣扎”,“从此以后, 日阀就在精神上失去了立场,只有静候末日审判了”。但是,国民政府没有抓住胜利的战机,继续扩大成果,使日军得以从容调来14个师团兵力,重新形成南北夹击台儿庄和徐州的严重态势。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Taierzhuang zhanyi亦称鲁南会战。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军队保卫徐州的一次外围战役。1938年3月, 日军矶谷师团主力沿津浦线南进, 企图占领台儿庄, 进而迂回攻打徐州。国民党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的指挥下, 按预定的计划在台儿庄附近集中了约25万人的优势兵力,准备阻击歼灭敌人。从3月23日起,中日双方军队在台儿庄展开了激烈的争夺战。中国军队英勇抗击, 至死不退。日军未能全部占领台儿庄, 为国民党的外线完成对日军之反包围争取了时间。4月初, 国民党军在切断敌人退路后, 即向台儿庄的矶谷师团发动攻击, 并击退了由临沂增援之板垣师团。4月7日, 日军被迫突围,中国军队乘胜追歼。共歼敌11984人,缴获了大量的战利品。 ☚ 国民参政会 徐州会战 ☛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为保卫徐州与日本侵略军在山东南部台儿庄(今属枣庄市)地区进行的一次外围战役。1938年3月23日,日军第十师团进攻台儿庄,驻守台儿庄的国民党军孙连仲部与日军浴血奋战,为外线部队完成对日军之反包围争取了时间。4月3日,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调集优势兵力40万人,包围了进攻台儿庄的日军,并击退从临沂救援之敌第五师团一部。至4月6日,中国军队乘日军“突围撤退”之机,围歼取胜,收复台儿庄,歼灭日军两万余人。此役是抗日战争史上著名的战役之一,是国民党战场在抗战初期取得的一次较大的胜利。 ☚ 平型关大捷 南京大屠杀 ☛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亦称“台儿庄会战”。抗日战争初期,中国军队与日本侵略军在台儿庄地区进行的一次大战。1938年3月,日军第十师团矶谷廉介部沿津浦铁路南进,第五师团板垣征四郎部从胶济线向临沂方向发展进攻,企图合取徐州。中国军队在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指挥下,于鲁南阻击日军,以确保徐州及徐海地区安全。张自忠之第五十九军官兵在临沂外围浴血奋战,多次击退日军进攻,挫败了日军攻占临沂、会攻徐州的图谋。滕县守军在一二二师师长王铭章指挥下,全力死守,终因众寡悬殊,滕县不保,王铭章壮烈殉国。日军第十师团占领滕县后,继续南进,攻占韩庄、峄县(今枣庄市峄城区)。第二集团军孙连仲部奉命进驻台儿庄,阻击日军,准备决战。从3月23日起,日军向台儿庄方向猛扑。第二集团军将士,尤其是三十一师池峰城部官兵,抱定与台儿庄共存亡之决心,以血肉之躯与敌相拼,至死不退。27日始,双方军队在台儿庄展开拉锯战,每条街道,每座房屋都几经争夺,日军白天占去,守军夜间夺回。在前方将士浴血苦战的同时,处于敌后的八路军、游击队主动出击,袭击敌后方补给线;苏鲁豫皖特委积极请战,担负部分战勤任务,组织民兵、民工抬担架、救伤员、运送弹药给养;战区内的群众杀猪宰羊,尽其所有慰劳军队,有力地配合了前方作战。4月3日,中国军队以40万优势兵力,包围进攻台儿庄的日军,并击退由临沂迂回增援之敌。至4月6日,取得了歼敌一万余人的重大胜利。 ☚ 台儿庄会战 民国第一案 ☛ 台儿庄战役亦称“鲁南会战”。1938年3月, 日本华北方面军第二军第十师团及第五师团,由津浦路北段和胶济路南犯,国民党第五战区守军分别在滕县、临沂阻敌。3月下旬, 日军第十师团主力沿津浦路台(儿庄)枣(庄)支线南下,向台儿庄地区发起进攻,第五师团也以一个支队南下配合。中国守军奋勇抵抗,在争夺台儿庄的战斗中与日军反复肉搏。第五战区随即命令第二十军团及第二集团军对敌第十师团实施反包围。4月,向陷入重围之敌发起攻击,歼敌精锐部队一万余人,给敌军以沉重打击。台儿庄大捷是国民党战场在抗战初期的一次较大胜利,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战的信心。(参考图660) 台儿庄战役 台儿庄战役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政府军队在徐州会战中在山东台儿庄抗击日军并取得重大胜利的战役。1938年3月,日本华北方面司令官西尾寿造指挥8万人,向山东南部发动进攻。左路第五师团自青岛直趋临沂,右路第十师团沿津浦南下,企图会师台儿庄,攻取徐州。国民党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以孙连仲第三集团军的第二十七、三十、三十一师,沿运河布防,扼守台儿庄正面阵地,担任防御任务;以汤恩伯第二十军团的两个军让开津浦路,诱敌深入,待日军进攻台儿庄,协同孙部围而歼之。3月23日,台儿庄战役打响,日军矶谷第十师团凭借炮兵和空军优势,对台儿庄狂轰滥炸。到29日,双方损失十分惨重,台儿庄街区三分之二被日军占领。李宗仁严令坚守,守军亦拼死冲杀,并组织敢死队夜袭日军。与此同时,汤恩伯所部属的第五十军关麟征部,第八十五军及第七十军从东南向日军夹击,猛攻枣庄,策应台儿庄守军。经过几天激战,逐渐对日军形成合围态势。4月6日至7日,伤亡惨重的两支日军开始败退。中国守军乘胜追击,与固守在峰枣等援的日军形成对峙态势。台儿庄战役的胜利,是抗日战争开始后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共歼灭日军2万人,振奋了全国人民的抗战精神,争取了国际舆论对中国的同情。 ☚ 代总统 台大学生请愿事件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