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语文学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语文学 又称“语文文献学”。 原是研究希腊、拉丁古语的学科。后来总称侧重研究语言文字的科学。包括文字学、音韵学、训诂学、校勘学。 现在一般将语文学包括在语言学范畴之内。 “语文学”和“语言学”一样,都是从西方语言学中翻译过来的。英文“Philology”、“Linguistics”分别被译为“语文学”和“语言学”。 前者以文字和书面语言的训诂考证为研究对象,而不重视语言的系统性;而后者以语言本身(包括书面语言和口头语言)为研究对象,著力研究它的系统性和发展规律。两者虽有区别,也有密切的联系。 历史上,古代语文学往往包括语言学在内,现在则存在语文学包括在语言学内的情况。近年来,我国有的学者提出,“语文”,不仅是语言文字的科学,也不仅关涉于语言文学领域;从根本上说,一切语言文字问题或语言文学问题,都是一个泛文化的问题。语文学应该是广义文化学的一个分支,所以广义的语文学,应该是语言文化科学。事实上,我国语文学是兼有工具性和思想性的基础学科。 从“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到“大学语文”,都肩负著向学生进行语文训练和政治思想教育的任务。即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与写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智力和文化素养,培养学生的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社会主义的思想品德。 “小学语文”、“中学语文”、“大学语文”虽然属整个语文教学的不同阶段,但它们是有著明确的分工和性质上的区别的。应相应建立自己的学科体系。 语文学之成为一个专门的学科,在各国历史中有其较长的发展过程,它最初是指与某民族文化,主要是文学、历史学、考古学等有关的书面文献的研究,因此,语文学是专门用来根据文学作品和书面文献的研究所进行的历史语言分析。我国古代设庠序以教学生,语文不是一门独立的学科,语文是作为文、史、哲的综合课程进行教学的。教材内容主要是:(1)儒家经典。《六经》和《四书》是儒家经典的代表著作。 《六经》是诗、书、易、礼、春秋、乐的总称。 《四书》是《大学》、《中庸》、《论语》、《孟子》的合称。(2)文选读本。南朝梁萧统编的《文选》(也称《昭明文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本文章选读本。 (3)启蒙读物。在周秦到两汉期间,识字课本相继面世,如《史籀篇》、《苍颉篇》、《凡将篇》、《训纂篇》、《急就篇》,而以《急就篇》流传时间最长。 南北朝时开始出现周兴嗣的《千字文》,宋代刊印《三字经》(王应麟编)和《百家姓》,俗称“三、百、千”。 1898年,清政府被迫废科举、立学堂,实行分科教学,在中小学堂开设了国文课和国语课,语文成为一门独立学科。 但“五四”运动以前的语文教学,主要是讲文言文,是把它作为一门修身治国的学术来对待的。随著“五四”新文化运动和白话文运动的发展,国文教学开始面向社会,注重实用,语文学的性质发生了变化。 建国后,语文学科正式定名,语文课本统一编制。语文教学获得新的生命和大的发展。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