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王熊章作曾侯乙钟楚惠王为曾侯乙所作乐器。2件,出于湖北安陆(或云孝感)。最早著录于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一器铭文完整,一器铭文仅存后半部。完整一器又见于王俅《啸堂集古录》、王厚之《钟鼎款识》,以《钟鼎款识》本为善。铭文9行31字,背面铭文3字: 唯王五十又六祀,返自西阳。楚王熊章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穆 商商(背面) 另一器铭文存6行16字,背面铭文5字: 作曾侯乙宗彝,奠之于西阳其永持用享。 少𦏴反 宫反(背面) 在未发掘随州曾侯乙大墓、出土楚王熊章作曾侯乙镈之前,对于这两件钟的铭文内容颇多争议。如“返”字“反”形竖笔未贯下,而被释作、还、徙等。“西阳”,或主张在安陆,或主张即楚之“鄢郢”,或主张在“鄀”附近,或主张在今之天门和应城交界处之汤池。这两件钟标有乐律,根据对曾侯乙编钟铭文的研究,可知第一钟“穆商商”之“穆”为楚国律名,第一个“商”字是调名,第二个“商”字是阶名,其涵义可确定为楚穆钟律的商调之商。第二件钟“少𦏴反”之“𦏴”即羽,是音阶名;“少”与“反”是阶名的前、后缀用语,表示音程的高低。“少”字宋人少摹一画,误成“卜”字。“宫反”之“宫”是音阶名,“反”义同上。古代编钟往往是双音钟,此钟既标“少𦏴反”,又标“宫反”,即其证。这两件钟与曾侯乙墓所出之镈原来应是一套。参见“楚王熊章作曾侯乙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