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许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许 疑问代词 在介词“为”后构成“为许”,询问原因。 义即“为何”、“为什么”。 指示代词 一、用于形容词前作状语。 义即“如此”、“这样”。 (《全宋词·刘克庄:沁园春》)❷ 世间那有千寻竹,月落庭空影许长。(《苏轼文集·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❸ 寇准数短旦,旦专称准。 帝谓旦曰:“卿虽称其美,彼专谈卿恶。”旦曰:“理固当然,臣在相位久,政事阙失多,准对陛下无隐,益见其忠直,此臣所以重准也。”……准大惭,见旦曰:“同年,甚得许大度量。”(《宋史·王旦传》)——短:说人短处。 称:称赞。同年:科举同一期及第者,类似今言同学。甚得许大度量:怎能有如此大的度量。 二、用于动词后作宾语,指代上文出现的某物。义即“这样”、“此”、“这个”。 三、“许”用于表示物名的名词后,用来比喻,说明某物像另一物那么大、那么长等。 物名前或有“长”、“大”,“物名·许”后也可有“大”。义即“那么”。 ❷ 僧合眸讽诵,睫毛长指许。(《聊斋志异·丐僧》)——长指许:有手指那么长。 ❹ 我言国家大事,有安社稷功,止得线许大官,汝等何人,反在我上?(《宋史·弭德超传》)——线许大官:线头那么大的官职。 数词 一、用于数词后,构成表示约数的数词短语,其后可带名词或量词。 义即“来”、“左右”。 (《后汉书·申屠刚传》)❷ 殷洪乔作豫章郡,临去,都下人因附百许函书。 既至石头,悉掷水中。(《世说新语·任诞》)❸ 楼高十许丈,三层累砖所成,不用一木。(《渭南文集·入蜀记》) 二、用于数量短语或量词后表示约数。 义即“来”、“左右”。 (《搜神记·华佗》)❷ 去江岸五里许,隔一溪,所谓香溪也。(《渭南文集·入蜀记》)❸ 画图恰似归家梦,千里河山寸许长。 (《稼轩长短句·鹧鸪天·送元济之归豫章》) 三、“许”还可与表示约数的“来”同义连用,或用于表示不定数量的两个相邻数词之后。义不变。 (《诚斋集·舟人吹笛》)❸ 遣婢耀米,因尔逃窜。 三四许日,方复擒之。(《颜氏家训·治家》)❹ 麻姑至,蔡经亦举家见之,是好女子,年可十八九许。(《太平广记·神仙七·王远》) 四、用在“多”、“多多”、“小”等词语后,表示许多或很少。 义即“许多”、“一点儿”等。 (《世说新语·赏誉》)❸ 又今视诸星出于东者,初但去地小许耳。(《晋书·天文志上》)——去地小许:离地面不远。 五、用于时间词语后,表示约略在某时点前后。用于“久”后,共同表示很久或很长时间。 ❶ 三更许,雨晴明月,福视妇人,乃一大鼍。(《太平广记·水族五·张福》)❷ 居七日,猛凌晨至,以水激之,日中许,庆苏焉。 (《太平广记·再生四·干庆》)❸ 夜三更,有扣门者,久许,闻应云:“门里有贵人,不可前,宜从后门往。”(《太平广记·征应三·陈仲举》) 量词 用于某些词语前后,表示少量。 义即“些”、“一些”。 ”(《世说新语·规箴》)——审:清楚,了解。谓:认为。胜我许:比我强些。 (《诚斋集·春暖郡圃散策》)——留许春寒:留住一些春寒。 语气词 一、用于“奈何”、“可惜”、“可怜”等词语后,表示感叹语气。 义即“呢”、“啊”。 (《全宋词·晏殊:雨中花》)❸ 彼虽有过,然遭君亦甚矣。可怜许!(《太平广记·幻术三·板桥三娘子》)——遭君:遭受你〔的报复〕。 二、“许”用于方位词“里”后。义即“〔里〕头’、“〔里〕面。”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