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外之意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在言语以外的意思。指话里或文章里没有明说出来而暗示人体会的本意。 言:话。 [出处] 宋·欧阳修《六一诗话》:“诗家……必能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然后为至矣。”宋·叶梦得《石林诗话》:“七言难于气象雄浑,句中有力而纡余,不失言外之意。” [功能、例句] ❶ 作动宾短语的宾语。佘树森《谈谈散文》:“不过,读这类暗示的写法,一定要注意从作品的实际出发,认真地、仔细地去思索体味,切忌牵强附会地去发掘作品的‘言外之意’‘象外之味’,以免造成误读。” ❷ 作主语。马铁丁《骄必败》:“言外之意是很明白的:顶事的自然只有他自己。” [同义] 弦外之音 话中有话 意在言外 [反义] 一览无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