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繙译科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繙译科 清代选拔翻译官员的考试科目。 清入关前已由礼部试士,选取翻译人才,但无定制。顺治八年(1651)始置,限满、蒙、汉军八旗应试,仅于顺天府(今北京市)招考,只取生员。满洲翻译以满文译汉文(乾隆时加试满文论文一篇),蒙古翻译试以蒙文译满文,均不考汉文文章。 雍正元年(1723)定乡试、会试均三年一次。 次年举行乡试,始取举人。乾隆四年(1739)首次举行会试,中试者复试及格,赐进士出身,优秀者用为六部主事,蒙古翻译则多由理藩院任用。道光二十三年(1843)准各地驻防八旗报考。二十七年,复试优等的满人用为翰林院庶吉士,每科仅一名或二三名,散馆后,用为编修、检讨等官。其生员、举人、进士为别于一般文科,皆冠以“繙译”两字。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