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字词 | 观音苋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观音苋 中药名。 见《重庆草药》。别名:血皮菜、血匹菜、当归菜。为菊科植物观音苋Gynura bicolor DC.的全草。 多年生直立草本,高30~60厘米,全体光滑无毛。 叶互生;椭圆状披针形,长6~9厘米,宽1.5~3厘米,厚而柔软,先端尖,基部楔形,下延成耳状,边缘有不整齐锯齿,上面绿色,下面紫红色;叶柄短,紫红色,上部叶几无柄。头状花序顶生或腋生,数个排列成疏散的圆锥状或伞房状花序;花序柄细长,2歧分枝;苞片1例,线形;全部管状花,黄色。 瘦果具线条,冠毛丰富。花期夏季。 分布福建、台湾、江西、广东、广西、四川、云南等地。本植物的根(观音苋根)亦供药用,见专条。 味微甘辛,性平。活血止血,解毒消肿。 治痛经,血崩,咳血,创伤出血,溃疡久不收口。内服:煎汤,15~30克(鲜者60~90克)。外用:研末撒或捣敷。 ❷ 治创伤出血:鲜红番苋捣烂敷。选方出《福建中草药》。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