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西瓜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西瓜霜 【概况】: 异名 西瓜硝(《本草再新》),西瓜白霜(《全国中草药汇编》)。 基源 为葫芦科西瓜属植物西瓜的外果皮与皮硝混合制成的白色结晶。 原植物 西瓜Citrullus lanatus(Thunb.)Matsum et Nakai(C.vulgaris Schrad.) 余项参见“西瓜”条。 。【生药】:鉴别 本品为白色粉粒状结晶,形似粗盐,遇热即化。 加工炮制 ❶ 选取尚未熟透的西瓜,取皮切成小块,每5kg加皮硝7.5kg,拌匀,装入黄沙缸内,缸底先铺一层瓜皮作垫,待拌硝的瓜皮装满后,上面再用一层瓜皮铺没,将缸盖好,置通风处。数天后,黄沙缸的外面,即有白色粉霜不断析出,将霜轻轻扫下,至霜析尽为止。刷下的白霜,拣去沙屑,即成纯净的西瓜霜。 贮藏 宜存放石灰缸或密闭于瓷瓶中,置阴凉、干燥处,防潮、防热。 。【化学】: 含18种氨基酸。在20g样品中含各种氨基酸的量约为(按μg计算):天门冬氨酸15.70,苏氨酸2.52,丝氨酸2.85,谷氨酸14.10,脯氨酸0.94g,甘氨酸2.21,丙氨酸5.35,胱氨酸2.26,缬氨酸5.52,蛋氨酸0.99,异亮氨酸2.73,亮氨酸5.99,酪氨酸1.13,苯丙氨酸2.72,赖氨酸1.27,组氨酸0.38,精氨酸2.98,γ-氨基酸0.98;9种无机元素(g/100g):Al 0.01~0.1,Fe 0.003~0.03,Si 0.01~0.1,Mg 0.003~0.03,Mn 0.001~0.01,Ca 0.03~0.3,Ts 0.001,Cu<0.001,Na>1。 参考文献 中成药研究 1988;(6)∶30 【药性】: 性味 咸,寒。 《本草再新》:“辛,平,有小毒。” 归经 入心、胃、大肠经。 《本草再新》:“入脾、肺二经。” 功效 清热泻火,消肿止痛。 主治 喉风,喉痹,口疮,牙疳,久嗽咽痛。 ❶ 《疡医大全》:“治咽喉口齿,双蛾喉痹。” 用法用量 内服:冲入汤药。 外用:研末吹喉。 。【临床应用】: 配伍应用 ❶ 配冰片、上青黛,治慢性宫颈炎。 ❷ 配黄连、月石等,治急性结膜炎,角膜炎,沙眼。 ❹ 配人中白、辰砂,治白喉。 方选和验方 ❶ 黄连西瓜霜方(《中国中医秘方大全》)治急性结膜炎,角膜炎,沙眼:川连5g,西瓜霜5g,月石0.2g,硝苯汞0.004g。 蒸馏水100ml,先将川连放在水内加热煮沸半小时,过滤后加入西瓜霜等药,再加热,待烊后过滤,再加水至100ml。装瓶消毒即成眼药方。每日滴眼3~4次。 ❸ 瓜霜散(《治喉捷要》)治白喉:西瓜霜10g,人中白1g(煅),辰砂2g,雄精0.5g,冰片2g。 共研细末。 如非白喉,减去雄精。 研极细末,吹患处。阴虚白喉忌用。 ❻ 玉液丹(江苏中医 1988;(4))治阴虚喉痹、喉癣:西瓜霜30g,西月石18g,淡秋石12g,川贝粉,西青果各3g,甘草6g,西黄0.3g,青黛1.5g。冰片少许,共研细末,吹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