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袈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袈裟

梵文kasāya的音译,意译“不正色”、“坏色”。

一般用以称佛教法衣。因僧尼的法衣不许用青、黄、赤、白、黑“五正色”(纯色)及绯、红、紫、绿、碧“五间色”,只许用青(铜青)、泥(皂)、木蓝(赤而带黑)三色。

故从色而言,称法衣为“袈裟”。

据玄应《一切经音义》卷十五载:“袈裟”原译作“毠”,东晋葛洪撰《字苑》,改作“袈裟”。法衣的种类,依佛教定制只有三种,总称为“支伐罗”,其中一曰“僧伽梨”(大衣),用九至二十五条布片缝成;一曰“郁多罗僧”(七条衣,又名上衣),用七条布片缝成;一曰“安陀会”(五条衣,又名内衣),用五条布片缝成。合称“三衣”。佛教传入中国后,僧服颜色已有变化,如僧人说法和举行仪式时多穿金襕衣(即用金缕织成之袈裟)。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3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