衣鱼
中药名。 见《神农本草经》。别名:壁鱼、白鱼。为衣鱼科昆虫衣鱼Lepisma saccharina L.的全虫。 体长而扁,长约1厘米。 外被银色细鳞,头、胸、腹之区别不甚明显;头小,复眼细小,单眼缺如;触角细长,多节,成鞭状;口器虽退化,但善于咀嚼。胸部最阔,中胸及后胸各有气门1对;无翅,胸下有足3对。 腹部10节,至尾部渐细,第1~8腹节各有气门1对。腹部末端有尾须3条,由多数环节组成。多生于古旧的房屋和古书中。畏光,好食书籍、衣服及浆糊、胶质等物。味咸,性温。入小肠、膀胱、肝。 利尿,通淋,祛风,解毒。治淋病,小便不利,小儿惊痫,疮疖,目翳。内服:煎汤或入散剂。外用:研末调敷或点眼。妊娠忌服;畏芸草、莽草、莴苣。 ❶ 治小儿天吊,眼目搐上,并口手掣动:壁鱼儿15枚(干者10,湿者5)。以奶和,研烂,同灌入口。 ❷ 治小儿撮口发噤:壁鱼子;细研作末。 每服少许,令儿吮之(《太平圣惠方》)。 ❸ 治痫:白鱼7头,竹茹1握。 上2味,以酒1升,煎取2合,顿服之(《救急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