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山县学
地方官学。 唐天宝末创建于县西北开云岭下。杜甫《题衡山县文宣王庙新学堂诗》云:“衡山虽小邑,首倡恢大义。因见县尹心,根源的宫閟。讲堂非曩构,大屋加大暨。下可容百人,墙隅亦深邃。”大观初学士郑居中奏请御书题额刻石刊学内。元末毁于兵。明洪武初知县陆伯良修复。 正统十年(1445)知县龚俛购地重建。 谓县学之目的是“使秀民之游于斯者”,对“圣贤道德皆明之于心,体之于身,见之于行事,处则有以厚彝伦,美风俗;出则有益于家邦,裨于生民”。 隆庆中迁建南门外,万历间又迁复原址。清康熙四十六年(1707)教谕王大经重建启圣祠,乾隆间重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