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螳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螳螂 中药名。 见《名医别录》。别名:蚀肬、天马、螗螂、刀螂。为螳螂科昆虫大刀螂Paratenodera sinensis Saussure、小刀螂Statilia maculata Thunb.等的全虫。 全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夏、秋间捕捉。味甘咸,性温。 治惊痫,咽喉肿痛,痔疮。《本草纲目》:“治小儿急惊风搐搦,又出箭镞,生者能蚀疣目。”内服:入丸、散。 外用:研末 能生肌,消炎(福建)。 ❸ 治脚气(痹,水脚气):取螳螂体部,以饭粒捣和,包裹腿脚患处(《动植物民间药》)。 绿色螳螂的体液呈碱性,pH7.8~9.0,棕色螳螂则呈酸性,pH5~6。在体外,此两色素的呈色,可因酸碱性而互变。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