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蜣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蜣螂 【名称出处】:《本经》 【概况】: 异名 蛣蜣(《尔雅》),天社(《广雅》),转丸、弄丸(崔豹《古今注》),推丸(陶弘景),胡蜣螂(《蜀本草》),推车客(《本事方》),推屎虫(《孙天仁集效方》),黑牛儿、铁甲将军(李延寿),大乌壳硬虫(《普济方》),夜游将军(《纲目》),屎蜣螂(《本草原始》),滚屎虫、车屎客(《医林纂要》),牛屎虫(《苏州本产药材》),推车虫(《药材资料汇编》),大将军、触角牛(《河北药材》),铁角牛(《山西中药志》),粪球虫(《中药志》)。 基源 为金龟子科洁蜣螂属动物蜣螂;粪金龟科粪金龟属动物粪金龟;犀金黾科叉犀金龟属动物独角仙的干燥全虫。 原动物 蜣螂Catharsius molossus Linnaeus,又名屎蛒螂、推粪虫(《中国中药资源志要》)。粪金龟Geotrupes laevistriatus Motschulsky。独角仙Allomyrina dichotoma(Linnaeus)。 历史 本品始载于《本经》。《本草衍义》:“蜣螂,大小二种:一种大者胡蜣螂,身黑光,腹翼下有小黄,子随母而飞行。昼不出,夜方飞出,至人家庭户中,见灯光则来。一种小者,身黑暗,昼方飞出,夜不出,今当用胡蜣螂。”综上所述,胡蜣螂与今蜣螂相符合。 形态 屎壳郎全体宽卵圆形,黑色,略有光泽,胸下密被纤长绒毛。 雄虫头部前方呈扇面形,表面密被鱼鳞状皱纹,头上有一基部粗大向上收尖的角突。触角4节,前胸背板表面均匀分布细圆疣状刻纹,在中部稍后高高突出成锐形横脊。 鞘翅密布细皱纹,各有7条易辨之纵线。足短壮。雌虫头顶无角突,而呈横脊状突起。(图见《中国动物药》.154页.图167) 生境与分布 栖息于牛粪堆、人屎堆中,或在粪堆下掘土穴居。 产卵后雌雄共同推曳粪土将卵包裹而成丸。广泛的分布于中国各地。 粪金龟 体短宽,椭圆形,很光亮。体上方常有紫铜、紫蓝、铜绿至墨蓝等金属光泽。额大,被细刻点,前头呈半球形,中央有“V”字形的凹陷,后头平滑。 复眼褐色,触角赤褐色。前胸背圆而隆起,中央有短的直线凹陷,两旁略有刻点,前缘略凹,两侧缘膨出。鞘翅上有13~14条由刻点列成之直沟。 下体及脚紫褐色,疏生褐色毛。(图见《中国动物药》.155页.图168) 多栖息于牲畜粪堆下的小洞中,每堆屎下少则几个,多则达十数个。 广泛的分布于中国各地。 独角仙 体型甚大。 雄虫头部有强大双分叉角突。全体红棕色、深褐色至深黑褐色,全体光亮。 头较小,前胸背板阔大,中央有一强大而前弯的单叉角突。鞘翅长大。 腹面有光泽,被黄褐色纤毛。足发达。(图见《中国动物药》.155页.图169)成虫常夜出活动,趋光性强,多以树叶为食。中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生药】: 采集 一般于6~8月间晚上利用灯光诱捕,沸水烫死,再用炭火烘干。 蜣螂主产于江苏、浙江、河北、湖北。此外,福建、广东、广西亦产。独角蜣螂产于江苏、安徽、山东、山西等地。 鉴别 蜣螂干燥虫体呈黑褐色,长3~4cm,宽1.8~3cm,雄虫较雌虫稍大。 雌虫头部前方呈扇面形,易脱落,中央具角突1支,长约6mm。前胸背板呈宽半月形,顶部有横形隆脊,两侧各有角突1枚。后胸约占体长1/2,为翅覆盖。雄者头部中央及前胸背板横形隆脊的两侧无角状突。前翅革质,黑褐色,有7条纵向平行的纹理;后翅膜质,黄色或黄棕色。 足3对。体质坚硬,有臭气。以体黑、干燥、完整者为佳。 独角蜣螂干燥雄虫虫体呈棕色或棕褐色。头顶有崛起的角状突,长约1.7~3cm,角上端2回分叉。前胸背板中央亦有一发达的二叉棘状突,长约1cm,尖端略弯向前下方。质较松脆。 贮藏 置干燥处,防潮,防蛀。 。【化学】:含有毒成分约1%。有效物质能溶于水、乙醇及氯仿,不溶于乙醚。 参考文献 江苏新医学院.中药大辞典.下册.上海人民出版社,1977:2484 【药理】: ❶ 抗癌 蜣螂蛋白质具抗癌活性,对大鼠W-256肌肉型有抑制作用[1]。 ❷ 蜣螂毒素注射于小鼠后数十分钟引起痉挛死亡。iv于家兔后,血压一时性下降,随即上升,呼吸振幅增大,频率加快。对蟾蜍离体心脏有抑制作用,灌注于蟾蜍后肢血管,有暂时的扩张作用。对兔肠及子宫有抑制作用。 对蟾蜍神经肌肉标本有麻痹作用[2]。 参考文献 [1] J Nat Prod 1976;39(2/3):129 [2] 刘寿山等.中药研究文献摘要.1820-1961,科学出版社,1963:751。 【药性】: 性味 咸,寒。 有毒。 ❶ 《本经》:“味咸,寒。” 归经 《纲目》:“手、足阳明,足厥阴。” 功效 定惊,破瘀,通便.攻毒。 主治 惊痫,癫狂,癥瘕,噎膈反胃,腹胀便结,淋病,疳积,血痢,痔漏,疔肿,恶疮。 ❶ 《本经》:“主小儿惊痫瘛疭,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易。”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2.6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调敷或捣敷。 使用注意 孕妇忌服。 ❶ 《本草经集注》:“畏羊角、石膏。”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❶ 推车散(《本事方》)治大、小便闭,经月欲死者:推车客7个,土狗7个。 新瓦焙,研末,用虎目树南向皮,煎汁调服。 ” 单方应用 ❶ 《纲目》:“治小儿惊风,不拘急慢:蜣螂1枚。杵烂,以水100ml,于百沸汤中烫热,去滓饮之。” ” ⑾《虫类药物临床应用》:“治泌尿系结石:蜣螂焙干研末,每次2g,每日2~3次。” ⑿浙江中医杂志 1981;(4):“治前列腺肥大:取蜣螂,研成细粉,每日3g,用开水1次送服。凡伴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头晕耳鸣,气短体倦,舌苔薄白或光剥之虚证,加服补中益气汤。如面色潮红,身热喜凉,口唇干燥,舌绛、苔黄,脉弦之实证,加服龙胆泻肝汤。 ”。【医药家论述】: ❶ 缪希雍《本草经疏》:“蜣螂,治小儿惊痫瘛疭,腹胀寒热,大人癫疾狂易,皆肝、胃、大肠三经风热壅盛所致,咸寒除三经之邪热,则诸症自瘳。《别录》主手足端寒、支满者,以脾胃主四肢而治中焦,脾气结滞则血液不能通行灌溉于手足,胃家热壅及大肠结实,则中焦不治而气逆支满,行三焦之壅滞则所苦减除矣。咸能软坚入肾,故又主奔豚也。”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