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锈病
蚕豆后期的一种真菌病害。 病原物是担子菌亚门的蚕豆单胞锈菌〔Uromyces fabae(Pers.)de Barry〕。蚕豆锈菌是单主寄生菌,在中国云南省。蚕豆上可产生夏孢子、冬孢子、性孢子和锈孢子4种类型的孢子;在长江中下游地区,通常只见夏孢子和冬孢子。病菌侵害叶片、叶柄或茎秆,初生苍白色小点,稍隆起,逐渐变为淡黄色(夏孢子堆)。 病斑后期变为黑褐色为冬孢子(冬孢子堆),深褐色,长江中下游地区,多在5月中、下旬发病。严重时叶上密布病斑,叶干枯或脱落,植株发育不良,荚少粒小。 病菌以冬孢子或夏孢子在病残体上越冬,经风雨传播。温暖多雨有利于发病。 春播区较轻,秋播愈早,发病愈重。宜选用抗病品种、适时播种和及时喷药进行防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