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豆壳
中药名。 见《本草纲目拾遗》。别名:蚕豆皮。 为豆科植物蚕豆Vicia faba L.的种皮。 取蚕豆放水中浸透,剥下豆壳,晒干。 干燥的种皮呈黄褐色或棕褐色,卷曲为不规则的碎片,大小不等,质脆易碎。产于江苏等地。含β-[3-(β-D-吡喃葡萄糖氧基)-4-羟苯基]-L-丙氨酸,L-酪氨酸,多巴。利尿渗湿,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天疱疮,黄水疮。内服:煎汤,9~15克。 外用:煅存性研末调敷。 ❶ 治小便日久不通:蚕豆壳90克,煎汤服之(《慈航活人书》)。 ❷ 治吐血:蚕豆壳,4~5年陈者尤好,煎汤饮之(《秘方集验》)。 ❸ 治头面黄水疮:蚕豆壳炒成炭,研细,加东丹少许和匀,以真菜油调涂,频以油润之(《养生经验合集》)。 ❹ 治胎漏:炒熟蚕豆壳磨末。每次服9~12克,加砂糖少许调服(《种福堂公选良方》)。 ❺ 治疬 :油盐蚕豆壳1钟,麻油浸1周,取出放瓦上焙,研为末,麻油调搽患处(《行箧检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