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虫牙药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虫牙药 【概况】: 异名 伤寒头(广西),兽犬药(贵州)。 基源 为唇形科香茶菜属植物牛尾草的全草。 原植物 牛尾草Rabdosia ternifolia(D.Don)Hara(Plectranthus ternifolius D.Don;Isidon ternifolius(D.Don)Kudo,又名三叶扫把、马鹿尾(云南)。 形态 多年生草本或半灌木。茎高0.5~2m,有时达7m,密被绒毛状长柔毛。叶对生或3~4枚轮生,叶片狭披针形至狭椭圆形,长2~12cm,宽0.7~5cm,叶面具皱纹,背面网脉隆起,密被灰白色或污黄色绒毛。由聚伞花序组成的穗状圆锥花序极密集,顶生及腋生,在分枝及主茎端又组成顶生的复合圆锥花序;苞片叶状至极小;花萼钟形,长约2.3mm,萼齿5,三角形,等大,长约0.5mm;花冠白色至浅紫色,上唇有紫斑,冠筒基部浅囊状,冠檐二唇形,上唇4圆裂,上面反曲,下唇圆卵形,内凹;雄蕊4,与下唇近等长。 小坚果卵圆形,长约1.8mm,宽约1mm,腹面具棱,无毛。花期9月至翌年2月,果期12月至翌年4月至5月。 (图见《中国植物志》.第66卷.481页.图版92)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1900~3000m的山坡灌丛或路边。 分布于四川西南部及云南西北部。 。【生药】:采集 夏、秋季采收,除去杂质,阴干或鲜用。 贮藏 阴干用者置阴凉干燥处。 【化学】: 全草含2个二萜类化合物,一个为四环二萜,细叶香茶菜乙素(Ⅰ)(Ternifolin或6-Acetylsodoponin),另一个为细叶香茶菜甲素(Ⅱ)(Sodoponin)。 还分出豆甾醇、齐墩果酸、熊果酸和β-谷甾醇[1,2]。叶中含6个二萜类化合物:牛尾草甲、乙、丙、丁素(Isodonoicacid(1)、Isodonal、Longikaurin A、Longikaurin E),Effusanin B和Effusanin E[3,4]。 其中牛尾草甲、乙、丙;丁素均有抗菌消炎和抑制肿瘤的活性[3]。还含有齐墩果酸和硬脂酸(Stearic acid)[5]。 牛尾草茎中含有三个二萜化合物:Effusanin B、Effusanin E和Longikaurin A[4]。 参考文献 [1]中草药 1984;15(3)∶102 [2]植物学报 1985;27(5)∶520 [3]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62 [4]中药通报 1983;8(6)∶28 [5]药学杂志(日) 1982;102(9)∶887 。【药性】: 性味 辛、微苦,温。 ❶ 《贵州民间药物》:“辛,温。有小毒。 ” 功效 祛风散寒,化痰利湿。 主治 感冒,支气管炎,咳嗽,黄疸型肝炎,风湿肿痛,齿痛,急性胃炎,刀伤出血。 ❶ 《贵州民间药物》:“止痛止血。治牙痛,刀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 外用:捣敷或煎汤洗。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青竹蛇咬伤、黄蜂螫伤:伤寒头全草30~60g,水煎冲黄酒服。另取鲜全草适量,水煎外洗,或用鲜叶适量,捣烂调酒,外搽伤口周围。”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