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虎尾兰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虎尾兰 【概况】: 异名 老虎尾(《陆川本草》),花蛇草(《西双版纳傣药志》),万峨来(西双版纳傣族语)。 基源 为百合科虎尾兰属植物虎尾兰及金边虎尾兰的叶及根。虎尾兰属全世界约60种,主产非洲,少数种类也见于亚洲南部,中国常见栽培的有1种,1变种,均药用。 原植物 虎尾兰Sansevieria trifasciata Prain。金边虎尾兰S.trifasciata Prain var.laurentii(De Wildem.)N.E.Brown。 形态 草本,具葡匐的根茎。叶1~6枚簇生,挺直,质厚实,条状倒披针形,长30~120cm,宽2.5~8cm,顶端对褶成尖头,基部渐狭或有槽的叶柄,从基部到顶端两面具白色和深绿色相间的横带状斑纹。 花葶连同花序高30~80cm;花3~8朵一束,1~3束成簇在花序轴上疏离地散生;花梗长6~8mm,近中部具节;花被片6,白色至淡绿色,长16~20mm,下部合生成筒,裂片条形,长10~12mm,筒长6~8mm;雄蕊与花瓣近等长;花柱伸出花被。花期11~12月。 (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5册.546页.图7922) 生境与分布 原产非洲西部。广东、广西引种栽培,云南多见野生。 金边虎尾兰与虎尾兰的主要区别为:叶绿黄色。原产非洲西部,中国有引种栽培。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 【化学】: 叶含罗斯考皂甙元、新罗斯考皂甙元、25(S)-罗斯考皂甙元(25(S)-Ruscogenin)、虎尾兰皂甙元(Sansevierigenin)、β-谷甾醇[1]及果糖磷酸酯磷酸转移酶等[2]。 参考文献 [1]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508 [2] CA 1988;108∶127460d 【药性】: 性味 酸、凉。 《陆川本草》:“凉,酸。” 功效 清热解毒。 主治 感冒,支气管炎,跌打,疮疡。 ❶ 《陆川本草》:“解毒,消炎。治跌打,疮疡,蛇咬伤。”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外用:捣敷。 。 【临床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痈疮肿毒,毒蛇咬伤:虎尾兰适量,捣烂敷患处。”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