催产素的应用
催产素是一种多肽类激素,它由下丘脑室旁核的神经细胞所合成,并沿下丘脑垂体束的神经轴流入垂体后叶,并贮存其中,由其释放。催产素对晚期妊娠子宫有明显的收缩作用,与脑垂体后叶加压素(简称加压素)不同,催产素无升高血压的作用。
妊娠足月近临产或已临产时,由于增大子宫的张力,以及子宫颈受压或牵引的刺激,可以反射性地使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哺乳时由于婴儿吸吮乳头,亦能反射性地使垂体后叶释放催产素。
催产素的主要作用是加强妊娠子宫的收缩。非妊娠子宫对催产素不敏感。妊娠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随孕龄而逐渐增加;同时还受雌激素和孕激素的调节,前者能促进子宫对催产素的反应,而后者则抑制子宫对催产素的敏感性。早期妊娠的子宫对催产素亦不敏感,即使增大剂量,作用亦不显著;而临产时由于血液循环中雌激素水平升高,孕激素下降,子宫对催产素极度敏感,仅用小剂量即可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力加强,肌张力及收缩频率均增加,且仍能保持与正常分娩时相似的子宫收缩节律性、对称性和极性。但如用量过大,则能引起强直性收缩。催产素对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机理是使肌细胞膜电位调整到最适合于活动的范围,并使肌质网中贮存的钙释放而激活肌浆中的收缩系统,从而使肌肉收缩。催产素还能作用于乳腺周围的肌上皮细胞(myoepithelial cell),使之收缩将乳汁排出。催产素直接静脉推注时,如速度过快可抑制心肌收缩,应予注意。
催产素在循环中以游离的多肽方式存在,其主要廓清部位在肝和肾。催产素在体内代谢迅速,半衰期为3~6分钟,虽然在妊娠期催产素酶随孕龄的增长而相应增加,但催产素的半衰期并不因此而缩短。胎盘产生大量催产素酶使子宫免受血循环中大量催产素的刺激。
催产素制剂有
❶催产素(pitocin),是从动物垂体后叶提纯的,每支5u或10u。
❷合成催产素(syntocin)每针5u、10u。
❸脑垂体后叶注射液,从动物垂体后叶提取,含有催产素及加压素,每针5u、10u。
催产素在妇产科主要用于引产、催产以及防治产后出血。还可用于诱发子宫收缩观测胎心变化以估计胎儿——胎盘供氧的储备能力,见“催产素激惹试验”。凡过期妊娠、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或其他内科并发症需提前结束妊娠者,可用催产素2.5u加入葡萄糖溶液500ml内静脉滴注引产。开始滴注速度为8~12gtt/min,观察10~15min,如无宫缩可逐步增加至40~60 gtt/min;如仍无宫缩可加大浓度至5u/500ml,并重新调整滴数。在低张力的子宫收缩乏力时可用内含催产素的葡萄糖溶液(2.5u/500ml)静脉缓慢滴注,以加强宫缩促使产程进展。在胎头已拨露而子宫收缩无力者,可用微量催产素穴位注射或静脉滴注或鼻腔滴入以加强宫缩。如为预防产后出血可于胎儿娩出后立即肌注催产素10u,如有产后出血亦可静脉注射10u,必要时重复应用,或将20~40u加于葡萄糖液中静脉滴注。
催产素如应用不当,轻则发生强直性收缩而危及胎儿生命,重则导致子宫破裂,对母、婴均危害极大。故凡有头盆不称、产道阻塞、横位、剖宫产史者,于产前均不得应用催产素。直接静脉推注,可抑制心肌导致休克,故有心脏疾患者,亦应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