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口余生
[结构] 偏正式。 [释义] 从老虎嘴边保留下来的性命。比喻经历了极大的危险,侥幸保住了性命。虎口:比喻危险的境地。余:剩下,留下。余生:大灾难后保全的生命。 [出处] 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丘所谓无病自炙也,疾走料虎,编虎须,几不免虎口哉!”唐·刘长卿《按覆后归睦州赠苗侍郎》:“羊肠留覆辙,虎口脱余生。 ”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清·李汝珍《镜花缘》四七回:“况我本虎口余生,诸事久已看破。” ❷ 作介宾短语的宾语。梁启超《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仅仅十个字,把那虎口余生,过去现在的酸甜苦辣,一齐进出。” [附条] ❶ “虎口逃生”。元·无名氏《朱砂担》一折。 ❷ “猫口余生”。佘树森《谈谈散文》。 ❸ “虎口”。《三国演义》一三回。 [同义] 劫后余生 九死一生 死里逃生 [反义] 在劫难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