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蕤
《广韵》儒隹切,平脂,日。 ❶ 指花。{汉}{王粲}《初征赋》:“春风穆其和畅兮,庶卉焕以敷蕤。”{三国 魏}{嵇康}《琴赋》:“郁纷纭以独茂兮,飞英蕤于昊苍。”{晋}{陆机}《文赋》:“播芳蕤之馥馥,发青条之森森。”{宋}{苏轼}《次韵钱穆父紫薇花》之二:“折得芳蕤两眼花,题诗相报字倾斜。” ❷ 指草木开花。{南朝 宋}{谢庄}《宋明堂歌·歌青帝》:“灵乘震,司青春,雁将向,桐始蕤。” ❸ 通“[緌]”。指缨绶等下垂的饰件。《礼记·杂记上》:“缁布冠不蕤。”{孔颖达}疏:“以缁布爲冠,不加緌。”{晋}{左思}《吴都赋》:“羽旄扬蕤,雄戟耀芒。”{唐}{韩愈}《陆浑山火和皇甫湜》:“丹蕤縓盖绯繙 ,红帷赤幕罗脤膰。” ❹ 通“[绥]”。安定。《国语·周语下》:“四曰蕤宾,所以安靖神人,献酬交酢也。”{王引之}《经义述闻·国语上》引{王念孙}曰:“蕤与绥古同声而通用。绥者,安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