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蔛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蔛草 【概况】: 异名 蔛荣、蔛菜(《唐本草》),接水葱(《七卷食经》),鸭仔菜、黑菜、合菜(《福建中草药》)。 基源 为雨久花科雨久花属植物鸭舌草的全草。 原植物 鸭舌草Monochoria vaginalis(Burm.f.)Presl ex Kunth[Monochoria vaginalis Presl var.pau--ciflora(Bl.)Merr.;M.pauciflora(Blume)Kunth] 余项参见“鸭舌草”条。 。【生药】:采集 夏、秋季采收全草,晒干或鲜用。 【药性】: 性味 ❶ 《唐本草》:“味甘,寒。” 功效 清肝凉血。 主治 高热喘促,咳血,尿血,赤眼,丹毒,痈肿疔疮。 《唐本草》:“主暴热喘息,小儿丹肿。”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鲜品30~60g)。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单方应用 ❶ 《湖北中草药志》:“治感冒发热、心烦口渴:蔛草15~30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