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馆
也称“蒙学”。 中国封建时代对儿童进行启蒙教育的学校。汉代名“书馆”,其师称“书师”。 唐代名“村校”。宋代有“蒙馆”、“私塾”、“家塾”、“冬学”等。 元明清各代还有“义学”、“社学”、“学塾”之称,皆属蒙学。历代蒙学的教学内容大体相同,教材一般为《蒙求》、《千字文》、《三字经》、《百家姓》、《四书》等。 主要对儿童进行以识字、读写为主的文化知识教育和伦理道德教育。采用个别教学形式,没有固定年限。 清末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颁布的《钦定学堂章程》中,有“蒙学堂”,简称“蒙学”,有明确的学制,后未实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