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条 萧索
萧条xiāotiáo 萧索xiāosuǒ 形容词。 表示冷落而无生气、不兴旺。 “萧条”强调冷寂,不兴旺。例如:“走到后园,只见满地落叶,花木只剩空枝,好一片萧条的景象”;“此时夕阳欲下,右面那一片山影与暮色渐深时湖面升起一层漠漠的寒霭,萧条空疏,令人感到凄寂而荒凉”(曹禺:《家》);“过去这个萧条的岛滩,如今是热闹非凡了”;“名士风流,身后非常萧条”(《曹禺选集》)。 “萧索”强调荒凉、衰败、无生气,多用于自然景物。 例如:“从篷隙向外一望,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著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色”(鲁迅:《故乡》);“湖边的树木秃落殆尽,山空水浅,四望都是一片萧索的气象”(曹禺:《家》);“白塔却高耸到云间,傻白傻白的把一切都带得冷寂萧索”(老舍:《骆驼祥子》)。 “萧条”在表示经济上衰落的意义时(如说:“你难道不知道现在市面萧条,经济恐慌”〔《曹禹选集》〕),和“萧索”没有同义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