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菌
《广韵》渠殒切,上轸,羣。 《广韵》求晩切,上阮,羣。 ❶ 蕈,菌子。{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素食》:“菌, 一名地鷄。口未开, 内外全白者佳; 其口开裏黑者, 臭不堪食。 ”{清}{杭世骏}《续方言》卷下:“菌, 地蕈也。似盖。今{江}东名爲土菌, 亦曰馗厨。” ❷ 郁结貌。 {汉}{扬雄}《太玄··》:“黄菌不诞俟于庆云。”{范望}注:“菌, 不申之貌。”《文选·马融<长笛赋>》:“充屈郁律, 瞋菌碨柍。”{李善}注:“皆衆声郁积竞出之貌。” ❸ 隐蔽。《墨子·迎敌祠》:“城之外, 矢之所遝, 坏其墙无以爲客菌。”{孙诒让}间诂:“菌犹言翳也。” ❹ 通“[箘]”。竹;竹笋。《韩非子·十过》:“于是发而试之, 其坚虽菌簵之劲, 弗能过也。”{陈奇猷}集释:“{松臯圆}曰:‘箘簵, 美竹也。’{高亨}曰:‘菌, 借作箘。’”《吕氏春秋·本味》:“{越骆}之菌, 鳣鲔之醢。”{高诱}注:“{越骆}, 国名。菌, 竹笋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