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荠苎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荠苎 【名称出处】:《唐本草》 【概况】: 异名 臭苏、青白苏(《日华子本草》)。 基源 为唇形科石荠苎属植物荠苎的根、茎、叶。 原植物 荠苎Mosla grosseserrata Maxim.[Orthodon grosseserratum(Maxim.)Kudo] 历史 《纲目》载:“荠苎处处平地有之,叶似野苏而稍长,有毛,气臭,山人茹之,味不甚佳。”又引《日华子本草》释水苏云:“一名臭苏,一名青白苏,正此草也,误作水苏耳。其叶似水苏而臭,似白苏而青,故有二名。” 形态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分枝平展,叶卵形,基部全缘,渐狭成柄,先端全缘,锐尖,两边均有3~5枚大齿(有时附加1~2小齿)。总状花序较短,全部顶生于枝上;苞片披针形,比花梗长。花萼被短柔毛,果时近于无毛,被光亮腺点,上唇具锐齿,中齿较短;花冠为花萼长之1.5倍,长为宽的2倍,无毛环,不育雄蕊的药室明显。 小坚果比萼筒短,近球形,基部略锐尖,具疏网纹,基部小窝点明显,同色。 生境与分布 分布于辽宁、吉林、江苏、安徽。 。【生药】:采集 夏、秋季采收茎、叶。 【化学】: 全草含精油0.11%~0.5%,精油的主要化学成分为甲基丁香油酚(Methyl-eugenol),约占90%。L-甜没药烯(L-Bisabolene)约占4%,d丁香烯约占2%,其他还有蒌叶酚(Betelphenol)、松油烯、胡椒酚(Chavicol)、百里香酚、香荆芥酚、水芹烯、百里香醌(Thymoquiinone)等。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1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8:450 【药理】: 附 苏州荠苎(Mosla soochowensis Matsuda)煎剂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宋氏痢疾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变形杆菌和枯草杆菌均有抑制作用,而其挥发油仅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福氏痢疾杆菌有一定的抗菌作用。 抗菌有效成分存在于叶、茎内,根几乎没有抗菌作用[1]。苏州荠苎能促进T细胞转化,具有调节免疫功能的作用[2]。 毒性 小白鼠1次po煎剂80g/kg或水浸膏7.5g/kg(折合生药105g),无明显不良反应。家兔po水浸膏1.28g/kg(折合生药25.6g)或挥发油0.133ml/kg(这些剂量为临床常用量的33倍),每天1次,连续15d,动物血象、肝、肾功能及脏器组织形态学均无明显异常。 小鼠ip煎剂之LD50为17.9g/kg,挥发油水混悬液给小鼠po,LD50为0.777ml/kg[3、4]。 参考文献 [1] 科技简报 1978;(10):10 [2] 科技简报 1978;(10):11 [3] 浙江人民卫生实验院院报 1978;(2):130 [4] 中药通报 1981;(1):39 。【药性】:性味 辛,温。 《纲目》:“辛,温。” 归经 《本草汇言》:“手、足阳明经。” 功效 宣肺平喘,除胃酸,止泄痢。 主治 哮喘,冷气泄痢,胃酸过多。 ❶ 《本草拾遗》:“除蚁蝼,捼碎敷之。亦主冷气泄痢;可为生菜,除胃间酸水。”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15g。 。【临床应用】: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哮喘:荠苎9~15g,水煎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