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行露宿
[结构] 并列式。 [释义] 在草地上行走,在露天里睡觉。形容行旅急迫或艰难。 露宿:在野外住宿。 [出处] 唐·房玄龄等《晋书·谢玄传》:“(苻坚)余众弃甲宵遁,闻风声鹤唳,皆以为王师已至,草行露宿,重以饥冻,死者十七八。” [功能、例句] ❶ 作谓语。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不得已,变姓名,诡踪迹,草行露宿,日与北骑相出没于长淮间。” ❷ 作状语。冯梦龙、蔡元放《东周列国志》三〇回:“虢射、韩简等……皆披发垢面,草行露宿相随,如奔丧之状。” [附条] “草行”、“露宿”。《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八年》。 [同义] 餐风露宿 晓行夜宿 栉风沐雨 [辨误] 宿,不读x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