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苹 【概况】: 异名 水蓝酸、四叶菜(《台湾青草药》)。 基源 为苹科苹属植物苹的全草。苹属全世界约70种,中国有3种,1种供药用。 原植物 苹Marsilea quadrifolia L.(M.brownii A.Br.),又名破铜钱(江苏、浙江),水浮钱(福建),四瓣莲船(浙江),水四块瓦(贵州),四瓣草(云南),田字草、四叶苹(通称)。 历史 首载于《吴普本草》。 《纲目》列于水草类,云:“苹,乃四叶菜也,叶浮水面,根连水底,其茎细于莼莕,其叶大如指顶,面青背紫有细纹,颇似马蹄决明之叶,四叶合成,中折十字,夏、秋开小白花。”《植物名实图考》一书亦有收载。经考证,与本种类同。 形态 植株高5~20cm。 根状茎细长横生分枝,顶部有淡褐色毛;茎节远离,向上生长1至数叶。 叶柄长5~20cm;小叶4片,草质,无毛,倒三角形,浮于水面;叶脉扇形,网状,网眼狭长。 叶柄基部生有1或分叉短柄,顶端生有孢子果;果长圆肾形,幼时被密毛,后变无毛;孢子囊多数,大小孢子囊同生一个孢子果内壁的囊托上,大孢子囊有一个大孢子,小孢子囊内有多数小孢子。(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283页.图566) 生境与分布 生于水田或沟塘中,是水田中有害杂草之一。 分布于中国华北、华东、中南、西南及辽宁、陕西。世界温热两带其他地区也有分布。 。【生药】:采集 春、夏、秋季采收全草。 【化学】: 含 参考文献 新华本草纲要.第3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726 【药性】: 性味 甘,寒。 ❶ 《纲目》:“甘,寒、滑。” 功效 清热,利水,解毒,止血。 主治 风热目赤,肾炎,肝炎,疟疾,消渴,吐血,衄血,热淋,尿血,痈疮,瘰疬。 ❶ 《本草拾遗》:“捣绞取汁饮,主蛇咬毒入腹,亦可敷热疮。” ”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15~30g(鲜品30~60g);或捣汁。外用:捣敷。 。【临床应用】:配伍应用 ❶ 配石菖蒲、黄柏,治癫癎。 ❷ 配盘龙七、当归,治崩症。 方选和验方 ❶ 《本草拾遗》:“治消渴:苹(暴干),栝楼等份。以人乳为丸。” 单方应用 ❶ 《上海常用中草药》:“治风火赤眼,肾炎,水气脚肿,肝炎:田字草9~30g。煎服。” ❶ 陈藏器《本草拾遗》:“苹叶圆,阔寸许,叶下有一点如水沫。” 苏恭谓大者为苹,小者为莕。皆无一定之言,盖未深加体审,惟据纸上猜度而已。 时珍一一采视,颇得其真云。 其叶径一、二寸,有一缺,而形圆如马蹄者,莼也。 似莼而稍尖长者,莕也。其花并有黄白二色,叶径四、五寸,如小荷叶,而黄花结实如小角黍者,萍蓬草也,楚王所得萍实,乃此萍之实也。 四叶合成一叶,如田字者,苹也。如此分别,自然明白。 又项氏言白苹生水中,青苹生陆地。按今之田字草,有水陆二种,陆生者多在稻田沮洳之处,其叶四片合一,与白苹一样,但茎生地上,高三、四寸,不可食,项氏所谓青苹,盖即此也。 或以青苹为水草,误矣。”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