释义 |
苴
《集韵》侧下切,上马,庄。 ❶ 腐土;糟粕。《庄子·让王》:“道之真以治身, 其绪余以爲国家, 其土苴以治天下。”{陆德明}释文:“{司马}云: 土苴, 如粪草也。{李}云: 土苴, 糟魄也。 ”{章炳麟}《新方言·释器》:“{李颐}云:‘土苴, 糟魄也。’苴, 亦借沮爲之。 《説文》:‘揟, 取水沮也。’今人谓糟滓爲苴, 作侧加反。 俗字作‘渣’, 乃沮之形变也。” ❷ 通“[柤]”。木名。《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三十里, 曰{依轱之山}, 其上多杻橿, 多苴。”{郝懿行}笺疏:“《经》内皆云‘其木多苴’, 疑‘苴’即‘柤’之假借字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