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苦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苦木 【概况】: 异名 熊胆树(《全国中草药汇编》),苦皮树、苦皮子(四川、贵州),苦胆木(广西)。 基源 为苦木科苦木属植物苦木的木质部和根皮及茎皮。苦木属全世界约6种,中国有2种,1种药用。 原植物 苦木Picrasma quassioides Benn. 形态 落叶乔木,高达10m。 树皮灰褐色,平滑而具灰色皮孔和斑纹,小枝绿色至红褐色,老枝灰褐色,均具皮孔。 单数羽状复叶互生,小叶9~15片,近无柄对生,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4~10cm,宽2~4.5cm,先端锐尖,基部偏斜楔形或稍圆,边缘具不整齐的钝锯齿,上面深绿,背面青白色,叶中脉有柔毛。花单性异株,伞扇状总状花序腋生;萼片4~5,卵形,被毛;花瓣4~5,倒卵形;雄蕊4~5,著生于花盘基部;子房心皮4~5,卵形。核果倒卵形,3~4个并生,成熟时蓝绿色至红色,具宿萼。花期4~5月,果期8~9月。(图见《全国中草药汇编》.上册.515页.图526) 生境与分布 生于山坡、山谷及村边较潮湿处。 分布于中国黄河流域以南各地。 。【生药】: 采集 全年可采,晒干。 鉴别 枝圆柱形,直径0.5~2cm,表面灰绿色或棕绿色,有细密纵纹及点状皮孔,质脆,折断面不平整,淡黄色;木部段面块片状,黄色;叶为单数羽状复叶,小叶卵状长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气微,味极苦。 。【化学】: 木质部含多种生物碱,有苦木碱甲~壬,苦木碱甲为1-乙氧甲酰-β-咔巴啉(1-Carboethoxy-β-carboline),苦木碱乙为1-甲氧甲酰-β-咔巴啉(1-Carbomethoxy-β-carboline)、苦木碱丙为1-甲酰-β-咔巴啉(1-Formyl-β-carboline)、苦木碱丁为4,5-二甲氧基铁屎米酮(4,5-Dimethoxycanthin-6-one)、苦木碱戊为铁屎米酮(Canthin-6-one)、苦木碱己为4-甲氧基-5-羟基铁屎米酮(4-Methoxy-5-hydroxy-canthin-6-one)、苦木碱庚为1-乙烯基-4,8-二甲氧基-β-咔巴啉(1-Vinyl-4,8-dimethoxy-β-carboline)、苦木碱辛为1-甲酰基-4-甲氧基-β-咔巴啉(1-Formyl-4-methoxy-β-carboline;Kumujancine 1)、苦木碱壬为1-甲氧丙酰基-β-咔巴啉[Methyl 3-(β-carbolin-1-yl)proionate;KumujancineⅡ],其中苦木碱甲、丙、庚、辛、壬为新的生物碱[1,2]还含1-乙烯基-4-甲氧基-β-咔巴啉(1-Vinyl-4-methoxyβ-carboline)、3-甲基铁屎米-2,6-二酮(3-Methyl-canthin-2,6-dione)[2]和首次分得的5-甲氧基铁屎米酮,以及β-谷甾醇[3]。 参考文献 [1] 药学学报 1979;14(3)∶167 [2] 药学学报 1984;42(7)∶679 [3] 西北植物研究 1984;4(2)∶97 【药理】: ❶ 对心血管的作用 苦木总生物碱5mg/kg iv,使麻醉犬血压下降;0.2g/kg ig,连续3d,使大鼠血压低于对照组;5~100mg/kg iv,使麻醉犬心率减慢,并伴随一定程度的延长P-R间期,减慢房室传导[1]。 苦木总生物碱1mg/kg iv,对麻醉犬有明显降压作用,40mg/kg ig,对正常及肾型高血压大鼠也有明显降压作用,1mg/kg iv,使兔交感神经放电减慢,4~8mg/kgiv,使交感放电明显减慢,放电次数减少,同时血压下降;80,160mg/kg ip,可增加小鼠心脏对86Rb的摄取,表明有改善心肌血流量的作用[2]。 ❹ 其它 苦木总生物碱10mg/kg iv,对四氯化碳肝损伤的家兔,可明显降低SGPT[1]。 毒性 苦木总碱ig对小鼠的LD50为1.59±0.4g/kg,ip为600±33mg/kg,生物碱E(原报未报道其结构)ip对小鼠的LD50为210±7mg/kg[3]。 参考文献 [1] 药学学报 1981;16(6)∶325 [2] 药学学报 1982;17(5)∶327 [3] 中草药通讯 1977;(6)∶34 [4] 中药通报 1987;12(4)∶246 [5] 中草药 1983;14(4)∶26。【药性】: 《植物药有效成分手册》:“苦木科植物美洲苦木的树汁有抗癌作用,能提高存活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