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剧
民族戏曲剧种。 始创于湘西花垣县麻栗场乡。1953年冬,花垣县麻栗场文化站干部石成鉴组织苗族艺人和文化干部,将苗族故事《泸溪峒》改编成剧本《团结灭妖》,以苗族山歌为唱腔,苗语为念白,并将苗族生活动作和舞蹈、武术稍加提炼用于表演。 于1954年农历正月初六在麻栗场首次上演,形成苗剧。之后,湘西自治州文化部门组织各县民间艺人进行培训,予以推广,于是苗剧在花垣、吉首、古丈、凤凰等县广泛兴起,相继创作演出了十余个剧目。 1958年冬,成立花垣县苗剧团后,又编演了一批新剧目,并对唱腔的发展进行了许多尝试。新编的《带血的百鸟图》和《逃犯审官》于1985年和1989年先后获得全国少数民族题材剧本银奖。这两个剧目的创作,积累了40多首实验曲牌,并发展了唱、做、念、打技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