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苇]”的繁体字。

《广韵》于鬼切,上尾,云。
❶ 芦苇。

《诗·豳风·七月》:“七月流火,八月萑苇。”{孔颖达}疏:“初生爲葭, 长大爲芦, 成则名爲苇。”{唐}{郑谷}《长安夜坐寄怀湖外嵇处士》诗:“遥思{洞庭}上, 苇露滴渔舟。”{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四·芦》〔集解〕引{苏颂}曰:“北人以苇与芦爲二物, 水旁下湿所生者皆名苇。其细不及指大, 人家池圃所植者皆名芦。其干差大, 深碧色者, 谓之碧芦, 亦难得。然则芦苇皆可通用矣。”《红楼梦》第七九回:“再看那岸上的蓼花苇叶, 也都觉摇摇落落, 似有追忆故人之态。”
❷ 指用芦苇编成的小筏子。《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 一苇杭之。”{马瑞辰}通释:“《正义》言‘一苇者谓一束也’, 盖谓编苇爲泭。”
❸ 引申为小舟。{宋}{苏轼}《前赤壁赋》:“纵一苇之所如, 凌万顷之茫然。”{清}{冯桂芬}《谦谷上人梯山航海图》诗:“苇渡所未到, 梦中神已驰。”{郭沫若}《下龙湾》诗之五:“兴来一苇渡{鸿基}, 倍觉{下龙}风物奇。”
❹ 变动貌。

参见“[苇然]”。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6:3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