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芭蕉根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芭蕉根 中药名。 见《日华子本草》。别名:芭蕉头。为芭蕉科植物芭蕉Musa basjoo Sieb.et Zucc.的根茎。 多年生草本。 茎短,通常为叶鞘包围而成高大的假茎,高约4米。多栽培于庭园及农舍附近。 分布山东等地。全年可采。 《本草备要》:“味甘,大寒。”《本草撮要》:“入足太阴、厥阴经。”清热,止渴,利尿,解毒。治天行热病,烦闷消渴,黄疸,水肿,脚气,血淋,血崩,痈肿,疔疮,丹毒。 《食疗本草》“主黄疸。”内服:煎汤,15~30克(鲜者30~60克),或捣汁。外用:捣敷,捣汁涂或煎水含漱。《得配本草》:“多服动冷气。胃弱脾弱,肿毒系阴分者禁用。” ❹ 治血崩,白带:芭蕉根250克,瘦猪肉120克,水炖服(《江西草药》)。 煮猪肉食(《湖南药物志》)。 ❼ 治发背欲死:芭蕉捣根涂上(《肘后方》)。 ⑾治风蚛牙,颐颊腮肿痛:芭蕉自然汁1碗,煎及八分,乘热漱牙肿处(《普济方》)。茎含水分14.86%,灰分1.82%,1%盐酸可溶物11.01%,粗蛋白质1.19%,粗纤维素49.69%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