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桓宽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桓宽西汉后期学者。字次公,汝南(郡治今河南汝南县东南)人。自幼专治《春秋公羊传》。宣帝时举为郎,后官庐江太守丞。知识渊博,善为著述。昭帝时曾召开过一次盐铁会议。二、三十年后,他从同乡朱子伯处得知会议情况,遂据当时记录,把双方互相责难的问题补充加工、整理,用对话体形式写出了著名的《盐铁论》。此书共分十卷六十篇,主要叙述始元六年(前81)贤良、文学和御史大夫桑弘羊辩论盐铁官营、酒类专卖等经济政策的经过,也涉及到了对匈奴的和战、治国是行“法治”还是行“德治”等问题,是研究西汉政治、经济的重要资料,其写作方式在西汉散文中独具一格。 桓宽 桓宽西汉汝南(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字次公。善为文,好《公羊春秋》。宣帝时为郎,后任庐江太守丞。有《盐铁论》六十篇,是昭帝始元六年讨论盐铁官营等问题的记录。语言简洁流畅,浑朴质实,用对话方式表达人物思想感情,形式新颖,是西汉后期著名的散文作品。 ☚ 虞初 王褒 ☛ 桓宽?—?字次公。汝南(今河南上蔡县西南)人。西汉文学家。宣帝时举为郎,官至庐江太守丞。于宣帝本始、地节中,根据汉昭帝时桑弘羊与贤良、文学辩论盐铁专卖事的历史文献,写成《盐铁论》六十篇,共十卷。明人为之作注,析为十二卷。 桓宽西汉学者。生卒年不详。字次公。汝南(郡治今河南上蔡西南)人。治《公羊春秋》,博通善文,宣帝时任为郎,官至庐江太守丞。他根据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的盐铁会议记录和从同乡朱子伯处了解的会议情况,撰写了著名的《盐铁论》,保存了西汉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桓宽虽然明显地站在贤良文学方面,但比较客观地反映了御史大夫桑弘羊等人与郡贤良、文学们的争论。 桓宽字次公。西汉汝南(郡治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宣帝时为郎,官庐江太守丞。有《盐铁论》六十篇,为讨论盐铁问题的记录。时西汉后期,文学绝少生气,《盐铁论》虽属政论,却质朴浑厚,简洁流畅,新颖别致,富有文学意味,是当时唯一可贵的作品。 桓宽 桓宽生卒年不详字次公。西汉汝南(今河南省汝南县境)人。宣帝时任为郎,官至庐江太守丞。学识渊博通达,善属文。汉昭帝始元六年二月,召集全国的文学、贤良60余人到京师,与御史大夫桑弘羊等共议盐铁事,互相诘难。当时会上议论颇多,内容庞杂,桓宽集其所论,著数万言,名《盐铁论》,全书共60篇,认为治国之道应以仁义为本,以趋利为末;以农为本,以工商为末,是一部既有历史意义,又有文学价值的著作,它继承了先秦论辩散文的优良传统,采用对话形式,层层深入,为古代论辩散文的重要作品。 ☚ 杨恽 刘向 ☛ 桓宽生卒年不详西汉经济史学家。字次公。汝南上蔡(今河南上蔡)人。治公羊春秋,学识渊博,宣帝时官至庐江太守丞。他据昭帝始元六年(前81)盐铁会议的记录,把关于盐铁官营利弊的辩论资料,进行补充和加工整理,以对话形式编撰成《盐铁论》一书。据《汉书·田千秋传赞》说,桓宽写这部书是“欲以究治乱,成一家之法”。他是站在桑弘羊的反对派立场上写《盐铁论》的。贤良、文学在辩论中所阐述的儒家思想,经过桓宽的“推衍”、“增广”,更加全面系统。但这部书不仅阐述了西汉中期的儒家思想,同时也保存了不少西汉中期经济史、经济思想史及有关桑弘羊的史料。对研究西汉时期经济、政治,特别是对研究汉武帝时期的经济政策有重要作用。 桓宽西汉著作家。字次公。汝南(今属河南人)。宣帝时,任为郎,官至庐江太守丞。他将昭帝时盐铁会议上关于盐铁官营和私营的利弊的辩论集成一书,名《盐铁论》,共六十篇。 桓宽字次公。西汉汝南(治今河南上蔡西南)人。宣帝时任庐江郡丞。曾撰《盐铁论》一书,汇集了桑弘羊与贤良、文学在盐铁会议上对盐铁官营诸问题的辩论,有六十篇。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