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俭
个人道德品质之一。 指人们朴素节约、俭省消费,尽可能爱惜和合理使用社会财富的品质。节俭的对立面是奢侈。 奢侈使人丧失锐气,节俭则可以磨练人的志气,培养人们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节俭是中国劳动人民的传统美德。早在3000年前的古代典籍《周易》中,就提出了“贵俭”的思想,提倡“甘俭”,即甘于节俭、乐于节俭的道德品质。在以后长达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节俭的品质一直受到人们的崇尚。在社会主义社会,节俭的品质得到继承和发扬,成为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的基本要求之一。它意味著合理对待劳动人民的劳动成果,体现著对创造财富的劳动人民的尊重。 在社会财富还无法完全满足全体社会成员日益增长的需要的当代中国,节俭的品质显得更为重要,应在全社会大力提倡。对于每一个社会个体来说,节俭的品质应从小培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