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节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节 为出使或奉命之臣所执之信物。 《汉书·高帝纪》记秦王子婴投降刘邦时。曾献符节,颜师古注:“节以毛为之,上下相重,取象竹节,因以为名,将命者持之以为信。”此为秦节。 汉节则以竹为之,柄长八尺,以牦牛尾为三重或二重牦。 汉初节旄为纯赤色,武帝时更为黄色。汉时亦有使人持节召臣之俗,召急持二节,缓持一节。 魏晋时有持节都督,南北朝时出任地方领兵将领持节。隋唐以至明清赐节制衰落,节仅用来修饰皇帝车驾,其形制亦日趋华丽。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