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夏朝国王。即夏启、夏后启。姒姓,禹之子。据传禹晚年曾举东夷的伯益为继承人,但又极想传子,为子培植势力。故禹死后启即发兵攻杀伯夷而自立。同姓邦国有扈氏(在今陕西户县)起兵反对,他率军讨伐,宣布有扈氏犯了“威侮五行,怠弃三正”之罪,将其攻灭,传子制度从此确立。不久,在国都阳翟(今河南禹县)的钧台举行享宴,大会诸侯(即“均台之享”),意在显示王权,臣服诸侯。在位后期,为防范东夷,率众西迁大夏(今山西汾浍流域),建都安邑(今山西安邑县西)。晚年喜饮酒、打猎、歌舞,国政趋于衰败。 启 夏朝国王。禹之子,母涂山氏。相传禹在晚年,曾推举助他治水有功的东夷族首领伯益为继承人。暗中却又为其子培植羽翼,禹死后,启杀伯益,夺位自立,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夏。同姓有扈氏不服,被启攻杀。从此,“禅让”制度为王位世袭制所取代。一说禹去世后,伯益推让,启被拥戴继位。 启 启qǐ❶开,开辟,开发。《大雅·皇矣》二章: “启之辟之,其柽其椐。” 毛《传》: “柽(chēng), 河柳也。椐, 樻也。”郑《笺》:“岐周之地险隘多树木,乃竞刊除而自居处。”《鲁颂·閟宫》二章: “大启尔宇,为周室辅。”毛《传》:“宇,居也。”郑《笺》:“封鲁公以为周公后,故云大开女居,以为我周家之辅。” ❷割开,分离。《小雅·信南山》五章:“执其鸾刀,以启其毛,取其血䒿。”朱熹《集传》:“鸾刀,刀有铃也。䒿,脂膏也。启其毛以告纯也。取其血以告杀也,取其䒿,以升臭也。” ❸跪。参见〔启处〕、〔启居〕 条。 ☚ 罕 启处 ☛ 启读音q·i(ˇ),为i韵目,属i—er韵部。遣礼切,上,荠韵。 ❶开;开启;打开。 ❷先;前。 ❸开始。 ❹开拓。 ❺古时指立春、立夏为启。 ❻旧时文体之一。 ❼姓。 上一条: 啔 下一条: 啟 启〔qi〕 kiead:~门。kieadbax zhux. 启程〔qi cheng〕 xeud deut. 启齿 〔qi chi〕 nzhad lot;kiead kout. 启啟、啓ㄑㄧˇqǐ二2953①名指旧时的婚约或婚帖,分官启、私启两种。⑴胶辽官话。山东诸城〖 〗。⑵晋语。山西忻州〖 〗。②名旧时订婚,男女双方互赠的礼物。晋语。山西忻州〖 〗。③动收(款)。中原官话。江苏徐州〖 〗。~钱‖每人~伍毛。   启qi❶开,开启。《左传·隐公元年》:“夫人将~之。(之:代指城门。)《礼记·月令》:“势中咸动,~户始出。”(势:形势。咸:都。户:门。始:才。) ❷开拓。《韩非子·有度》:“齐桓公并国三十,~地三千里。”(并:吞并。) ❸开导,启迪。《左传·昭公二十三年》:“~叔孙氏之心。”《尚书·太甲上》:“旁求俊彦,~迪后人。”(俊彦:有才能的人。)《后汉书·丁鸿传》:“君子立言,非苟显其理,将以~天下之方悟者。”(苟:随便。方:正要。) ❹陈述,禀告。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堂上~阿母。”(得闻之:听到这件事后。) 启啓*啟唘qǐ❶打开 △ 开~。 ❷开导 △ ~发。 ❸开始 △ ~动。 ❹陈述 △ ~事。 ❺姓。 启啟、啓❶打开;开:~封︱~门︱~齿︱开~︱台~︱钧~。 ❷开导:~发︱~示︱~蒙︱~迪(di)。 ❸开始:~程︱~行︱~运︱~动︱~用︱~衅︱承上~下︱承前~后。 ❹陈述;说明:~事︱谨~。 ❺旧时的一种应用文体;也指较短的书信:书~︱小~︱谢~︱哀~。 ○~明(我国古代指太阳还没有出来之前,东方天空的金星)。 启qǐ❶ 打开,拆开:开启│亲启。 ❷ 开导,教导:启蒙│启迪。 ❸ 开始:启用│启航。 ❹ 陈述,禀告:敬启者。 ❺ 旧时文体之一,较简短的书信:小启│谢启。 ❻ 姓。 启qǐ人名,夏代的国君,禹的儿子,史称夏启,生卒年不详。禹死后继位,变“禅让制”为“世袭制”,开创了由父传子的家天下制度,在位九年。启继位之初尚能严于律己,尊老爱幼,任用贤能。但是在消灭了强劲对手有扈氏后,耽于饮酒作乐、歌舞游猎,因荒淫过度而病死。传说他曾创作了名为《九韶》的大型乐舞。《离骚》:“启《九辩》与《九歌》兮。” 启qi启闭 启程 启齿 启处(chu) 启迪 启碇 启动 启发 启封启蒙 启明 启示 启事 启沃 启衅 启用 启运 启奏 哀启1谨启 钧启 开启 台启 小启 谢启 启动器 启心郎 启蒙运动启而不发 承前启后 承上启下 启发式教学 启(反)奏 关 封 启qǐ❶打开:(芳官)~奁看时,盒内已空,心中疑惑,早间还剩了些,如何没了? (六十·1406)湘云慢~秋波,见了众人,低头看了一看自己,方知是醉了。(六二·1468) ❷施放:且今上~天地生物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臣子岂能报于万一。(十七一十八·387)天地~宏慈,赤子苍头同感戴;古人垂旷典,九州万国被恩荣。(十七一十八·389) ❸启用;启动:征嵩岳之妃,~骊山之姥。(七八·1963) ❹禀告:尤氏凤姐等上来~道,“筵宴齐备,请贵妃遊幸。”(十七一十八·388)下官辈等听了,尊府不比别家,可擅来索取,因此~明王爷。(三三·753) ❺陈述,用于书信:奉书恭~,并叩台安。(三七·837) 启qǐ清代四川成都青果小菜及一切零碎买卖行谓数目一。参“启、拖、心、叉、潘、梭、才、耍、卧”条。 启启 启臣下呈于帝王的文书。启者,开也,教也。《尚书·说命》:“启乃心,沃朕心。”希望出切言以自警的意思。东汉时亦用启,《释名·释书契》:“启,亦谐也,以告语官司所至谐也。”东晋时向皇帝呈文盛行用启,兼有表、奏的作用,陈政言事,类似于奏,让爵谢恩,类似于表。宋、齐、梁、陈都沿用这一体裁,明代臣下言事于太子,诸王称为启本,程式与奏本同。启的文字简约而不繁冗。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必敛饬入规,促其音节,辨要轻清,文而不侈,亦启之大略也。”唐彪《读书作文谱》:“宜条畅以宜义,优柔以达情,乃心声之献酬也。” ☚ 上书 疏 ☛ 罢、毕;开、启、兴○罢bà(动)停止:~休|~考|~演|~工|~市|~课|~教|~手|欲~不能|善~甘休。 ○毕bì(动)完结;完成:礼~|~业|说~|完~|饮弹~命|~其功于一役。 ●开kāi(动)开始:~学|~张|~课|~演|~场白|~业|节后~市|月底~工。 ●启qǐ(动)开始:~动|~用|~行|~航|~运|~碇|~动马达|借端~衅|择日~程。 ●兴xīng(动)开始;发动:破土~工|捐资~学|~兵讨伐|~师问罪|~师动众|方~未艾|百废俱~|大~土木。
承;启○承chéng(动)继续;接续(前面的):~接|~袭|继~|一脉相~。 ●启qǐ(动)引起后面的:承先~后|承前~后|承上~下。 启←→关qǐ ← → guān启:打开。 关:闭,合拢。 【例】 门启而入。(《左传·襄公二十五年》) 门虽设而常关。(晋·陶渊明:《归去来辞》)
启←→封qǐ ← → fēng启:打开。 封:密闭。 【例】 质明启钥。(方苞:《狱中杂记》) 吾入关……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西汉·司马迁:《鸿门宴》) 启qǐ〖动词〗 一、开,打开(5)。《郑伯克段于鄢》:夫人将启之。——武姜也准备为他打开城门。《晏子不死君难》:门启而入,枕尸股而哭。——门开了,晏子进去,头枕在尸体的大腿上放声痛哭。《待漏院记》:九门既启,四聪甚迩。——众多的宫门全已打开了,皇帝离得很近。 二、张开(1)。《贾谊治安策一》:适启其口,匕首已陷其胸矣。——刚刚张开口,短刀已经刺进他的胸膛了。 三、开导,开启(1)。《宫之奇谏假道》:晋不可启,寇不可玩。——晋国的贪欲不能开启,侵略者不可忽视。 启啓qǐ❶ 开门。《左传·隐公元年》:“夫人将~之。”泛指开,打开。方苞《狱中杂记》:“狱中成法,质明~钥。”魏学洢《核舟记》:“~窗而观,雕栏相望焉。” ❷ 开辟,开拓。《诗经·鲁颂·宫》:“大~尔宇,为周室辅。”(宇:国土。) ❸ 启发。《左传·僖公五年》:“晋不可~,寇不可玩。”《论语·述而》:“不愤不~。”(愤:憋闷。) ❹ 陈述,禀告。《孔雀东南飞》:“俯吏得闻之,堂上~阿母。”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某~:昨日蒙教,窃以为与君实游处相好之日久。” 启 ☚ 手肃 谨启 ☛ 启 启qǐ❶打开,拆封。多为信封上用语。〔例〕陈正义~。 ❷述说。旧时用于书信正文末署名处。〔例〕他事以后再叙,不一一,白贞莎~。 ☚ qi 启迪 ☛ 启*啓;△啟;唘qiC6F4 ❶开,打开:开~/~封/难以~齿。 ❷开始:~动/~程/~用。 ❸引导;开导:~迪/~发/~蒙/~示。 ❹<文>书信:书~。 ❺姓。 门 门门(门 ;门阁;门关;门路;门坎;房~;家~;校~;庙~;红~)关(玄~) 户(户门;户扉;户阖;轩户;足不出~;夜不闭~)闼(阍闼;排~而入) 扃(机扃)闑 阍 门的总称:闱 阈(阃阈) 闾 阙 启 门户 阍闼 向阳的门户:阳户 重重门户:重扃 大门的朝向:门向 门高:阆
另见:练扣 匾额 对联 门响声 ☚ 门 门窗 ☛
向皇帝陈述 向皇帝陈述奏言 申奏 向皇帝陈述、说明:禀奏 向皇帝陈述意见:启(~告) 述奏 向皇帝陈述意见、事宜:奏陈 奏白 奏陈天子:奏上 奏陈明白:奏明 臣子对帝王陈述意见或说明事情:奏 向皇帝陈述事情:奏事 臣子向皇帝陈述事状:对状 ☚ 陈述方式 陈述的程度 ☛
启发 启发启(启迪) 发(发起;引发;悟发;~人省悟) 开(开益;开悟;开进;开发;开觉) 起(起发) 翘 悟 挑拨 披豁 引导 启发他人:起予 启发学者:开学 启发天性:开天 启发知慧:开心 启发其思维:起度 开阔眼界,启发思维:发明耳目 发皇耳目 启发其内心:牖衷 启发使得到入门的基本知识:启蒙 彪蒙发蒙(发蒙启滞;发蒙启蔽) 击蒙发蒙 启发蒙昧 讲解发蒙:讲蒙 深切的忧患意识能够启发极为聪明的才智:殷忧启圣 启发人们深刻思考:发人深思 引导启发人深入思考:引人深思 启示,启发:开示 开导启发:镌发 诱导启发:诱启 诱发 导诱 导牖 开导启发,解除疑惑:发蒙解缚 自我启发:自寤 对自己启发:启予 警醒启发:警发 受启发:造心 受梦的启发:感梦 使受启发和感染:游心骇耳 得到启发,领悟:开达 得到启发和解悟:开析 (阐明事理,引起对方联想而领悟:启发)
另见:开导 指点 阐明 事例 道理 醒悟 ☚ 启发 启发使明了 ☛
招致2 招致2招(~惹;~引;~事;~灾;~笑) 致 召(~祸;~取;感~) 取(自~灭亡) 速(~祸) 启(启召) 引(~动;引致;~发) 贾 延揽 招致福:招福 速福 招致喜庆之事:速喜 与人相处关系融洽能够招致吉祥:和气致祥 和气呈祥 招致和气:感和 逐渐招致:驯致 驯至 委屈招致:屈致 屈尊 屈威 (引起后果:招致)
另见:引起 结果 自找 麻烦 ☚ 招致2 招致某种情感 ☛
各种文体 各种文体记叙文:记(记录;~要;游记;杂~;笔记;记载文) 传(传记;传略;记传) 谱(年~;家~) 纪(纪行;本~) 志(~书;方~;墓~) 议论文:论(~文;论议;~辩;史~;策~;社~;专~;评~) 评(史~;时~) 颂(~歌) 说(师~;~理文) 说明文:故(鲁~;韩~) 解(~嘲) 训(~诂) 注(~疏;~解;传~;小~) 序(~言;大~) 跋(~记;题 ~) 叙 绪 议论说明类文章的总称:论说(论说文) 应用文:书(诏~;制~;玺~;文~) 折(奏~) 典 训 谟 诰 诏 谕 奏 章(奏~) 表(陈情~)笺 启 批 剌 照 禀 移 劄命 誓 令 敕 制 教 牒(家~) 关(~文) 檄(羽~) 帖(军~;府~) 诔(~文) 函 书 信 箴 文体名,墓表的一种:灵表 散文:小品 杂文 杂感 杂记 笔记 笔谈 笔录 漫笔 速写 特写 拾零 剪影 掠影 一瞥 通讯 平文 一种灵活随便的文体或笔记:随笔 有节奏韵律的文体:韵文 韵文的几种形式:辞(楚~) 诗 骚(~体;离~;楚~) 曲(~牌;词~;元~;散~;套~) 韵文和散文的综合体:赋(辞~;汉~;魏~) 用于教化讽谕的赋:风赋
另见:文采 文风 ☚ 文体 体裁 ☛
开拓 开拓开(开辟;开祏;开大;开创;开启) 启 拓(拓开;阐拓;排拓)辟 斥(斥大) 菑攘 开拓土地:斥土 斥地 改辟 开拓疆土:辟土 辟地 攘地 开地 开疆(~展土) 启疆 拓土(开疆~) 析境 远境 用武力开拓強土:开边 开拓疆域:启土 开土 扩大领土,开辟疆域:拓土开疆 拓地开疆 辟土开疆 开疆拓境 开疆拓土 开疆拓宇 开疆展土 拓疆辟土 拓疆启宇 开拓边疆:拓边 开塞 开拓边塞:斥塞 开拓国境:斥境 开拓疆界:开境 拓界 开拓远大的境界:开疆辟远 开拓使繁荣:启蕃 启藩 扩充开拓:充拓 (拓展疆土:开拓) ☚ 扩展 发扬 ☛
开始 开始开(开宗;开首;开先;开脚;开基) 始(由始;发始;造始;初始;托始;伊始;兆始) 起(起头;起首;起始:起元;起手;起先;起前;起初;初起) 端(发端;首端;造端) 新(~年) 肇(肇兴;肇启;肇始;肇开;肇迹;开肇) 兆 甫 昉(由昉) 祖 朔 萌(萌起) 俶(俶落) 徂 初(初始;初基;初肇;开初) 启(启行) 载 创 头 鼻(~祖)题芽 由昉 甫尔 发首 首引 首事 打头 辟面 表示开始:从(~今) 自(自从) 由(~此及彼) 于(青出~篮) 起 打(打从) 就(就此) 起源,发端:滥觞肇迹 开头,起首:劈头 开始和结尾:起讫 始终 始卒 新的开始:肇新 从头开始:重打锣鼓 表示从头另行开始:再 又 重(重新;~行) 另(~起;~立) 从新 刚开始:一上手 开始并继续:起来(哭~) 暗暗开始:潜启 (从某一点起:开始)
另见:起步 进行 行进 开始做 ☚ 开始 事物的开始 ☛
开通 开通启 开(开发;~坼;~路) 打通 打开通道:辟除 辟启 开辟 开道 凿空 清除阻塞使通畅:疏(疏通) 调理使畅通:调畅 疏导使畅通:开利 引导使畅通:疏导 打开使流通:通气 通风 (使开通:开通)
另见:疏浚 开拓 ☚ 填塞 取 ☛
打开 打开开(开取;开辟;开洩;开启;开张;开拆;起开) 奓 拆(~裂)敞(敞开) 阐 辟(辟阐;豁辟)披(~卷;~阅) 启(启开;启拆) 发起 打开书本:开编 开卷 翻书 打开门户:开户 开门 辟门 启关 启户 启扃 打开窗户:开窗 开轩 打开衣襟:披襟 打开盖子:揭盖 使关闭着的打开:开放 从旁打开:胠(~筐) 突然打开:顿开 门打开的样子:閕然 ☚ 开 拆开 ☛
书信语 书信语近好 近佳 近安 肃谢 敬谢 旧时书信中所用敬辞:锦(~念) 对收信者语:启 收 对尊长:钧启 对祖父母、父母:安启 对平辈:收启 大启 对小辈:收启 收拆 手拆 手启 对政界:勋启 对丧家:礼启 素启 书信中代称对方:音容(~去后) 寄信者语:缄 寄 对尊长:谨缄 敬缄 对带信者语:面交 带交 烦交 托带信者语:托(拜~;亲~) 开头称谓语: 请人看信:鉴(惠~) 称亲友的长辈:尊前 尊右 尊鉴 慈鉴 赐鉴 座前 座下 侍下 侍右 称祖父母、父母:膝下 膝前(父亲大人~) 称长辈妇女:懿鉴 懿座 妆前 称亲友的平辈:足下 惠鉴 大鉴 台鉴台右 执事 同志 称平辈妇女:妆阁 妆次 绣次 称同学:研右 砚席 称平辈的年幼者:如面 如见 如晤 如握 青览 青盼 用于小辈:知悉 见悉 阅悉 亲阅 收阅 收览 亲览 入览 入目 用于老师:吾师 函丈 用于教育家:讲席 座右 尘次 用于文官:勋鉴 钧鉴 钧座 用于军官:麾下 麾鉴 用于作家:史席 著席 撰席 书信中的问候语:动止 书信中祝人安适之词:纳宜 纳福 书信结尾习用语:书不尽意 结尾问候语:顺候 道安 时绥 撰祺 祈请语:顺请 祝福语:颂(顺颂;祝颂) 时祉 书简表奏结尾用语,表示致敬:顿首(顿首再拜) 稽首再拜 署名后用语: 对祖父母、父母:叩(~上;~禀) 对尊长:谨上 谨禀 拜启 敬启 肃白 对平辈:启上 谨启 手奏 手泐 对至友不具名:雨知 雨隐 名心印 名心肃 知恕具 对小辈:字 写 白 谕 ☚ 恭维话 婉辞 ☛
开 开开(~通;~锁;翻~;拉~;初~)启(~轩) 闿 开和关:开关 开闭 开合 启闭 阖开辟翕 辟胁 辟阖 闿阖 边开边关:开.jpg) 稍微开着:闪开 大开:洞(洞开;洞启;洞敞;洞辟) 摊开 敞开 开敞 闿张 敝开门:闿门 敞开门户:开门 (使闭合的东西不再闭合:开)
另见:开通 分开 ☚ 开、关 打开 ☛
开创 开创开(开天;开启;开拓) 创(创始;草创;初创;造创;始创;起创;新创;首创) 肇(肇启;肇创;肇建) 启 托始 始立 起首 唱首 开辟 开基 始造 开创并匡济:开济 开创学派:开宗 事业的开创:搭架子 开创某种事物:开垦 开创先例:开例 创始、首开先例:作俑 经营开创:缔构 缔构 规模、格局的开创:范先 开创新的风格、局面等:开新 另外开创一种新的风格或形式:别创一格 (开始创立:开创) ☚ 创立 创业 ☛
上报 上报上(上告) 白 呈报 禀报 白报报到 言语 禀白 关言 启报 咨启 回禀 启复 谘报 向上级或长辈报告情况:告禀 向上级或尊长报告事情:禀(禀告;咨禀)启(启白;启知;启禀;启陈) 咨白 谘白 进告 回事 关奏 当面禀告:面禀 陈说启禀:陈启 奉告,禀告:衔告 审判定罪之后向上禀告:谳报 通知禀报:通报 请示禀报:谘禀 审理上报:鞠报 将审理案件的情况向朝廷上报和请示:谳奏 书面向上级或有关部门报告:申报 依类申报:类申 以公文向上司申报:详宪 用公文上报:呈报 禀告,呈报:关启 开列呈报:开报 旧时属下备文向上司呈报:上详 提出意见上报:议详 综合材料上报:汇报 报告,汇报:告白 (向上级报告:上报) ☚ 上报 向皇帝报告 ☛
开导 开导开(开悟;开发) 迪 启(启迪;启导) 发 吸引 宣导 训谕 训喻 闿圛 开导劝慰对方:开释左右 开导使明白:开晓 开导使通晓:开通 闿泽 闿怿 开通思想:开心 开通七窍:凿窍 反复开导使通晓:谆晓 开导使从善:开淑 启发,开导:开引 多方晓谕,委婉开导:广譬曲谕 教育开导:教迪 教诲开导:训道 诲迪 晓谕,开导:晓譬 规劝开导:劝(劝导;耸劝) 告导 说导 劝导人有无相济:劝分 以道理启发劝导:开道 以委婉的言辞劝告开导:风论 风谕 风喻 劝勉开导:敦晓 讲说宣导:讲导 讲导 启发,开导:启瀹 示导 发擿 发轸 教化开导:化导 启示化导:示化 启发开导,清除疑惑:发蒙解惑 (以道理启发引导:开导) ☚ 引导方式 告诫 ☛ 启 ☚ 拜 鞠躬 ☛ 启啓qǐ康礼切,上荠。 ❶开启,打开。《书·金縢》:“~䈁见书。” ❷开拓,开创。《大唐创业起居注》卷二:“~基创业。” ❸启发,开导。《论语·述而》:“不愤不~,不悱不发。” ❹陈述,告诉。《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府吏得闻之,上堂~阿母。” ❺书函,书信。苏轼《与王敏中》:“奉~告别,遽辱惠问”。 启政府下呈上的公文文体,即官方的书信,《太平御览·文部》说:“官信曰启”。初用于东汉,当时主要用于官员们上书陈述政见,如桓谭的《启事》。魏晋南北朝仍沿用,如《晋书·山涛传》中载:“先密启,后公奏。”南北朝时,既作为一种密奏文式,又作为公开的奏文通行于官府,如南朝宋江夏王义恭的《荐沈邵启》、衡阳王义季的《伤刘道产启》都是论政的代表启文,同时也常用于感谢方面,如义恭的《谢赐金梁鞍启》、《谢敕赐华林园樱花启》等,皆为传世之作。既是帝王、也多用此文体,如梁武帝有《答晋安王请开讲启敕》、简文帝有《囚徒配役事启》、《庆洛启平启》等一时,启的使用泛于社会各界。甚至僧侣中也广为传播,如释僧懿的《奉伐魔启》、《奉平魔赦文启》等。唐代正式定为尚书省的公文文体:“凡下之所以达上,其制亦有六:曰表、状、笺、启、辞、牒。……笺、启于皇太子,然于其长,亦为之。”(《唐六典·尚书省》)虽然如此,唐的使用已远不及南北朝广泛,如建宁郡王的《请收兵讨贼启》、骆宾王的《上司刑太常伯启》、《和学士闺情诗启》、《上兗州崔长史启》、刘秀的《上太子启》等,可谓凤毛麟角,且有公文、书函混杂的趋势。五代以后,已不再用。 启古代著名传说人物。禹之子,约生活于公元前二十一世纪。禹传位于启,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夏,遂结束了“禅让”时代。当时与启同姓的有扈氏不服,启伐之,与有扈氏大战于甘之野。战前,启发布著名的誓师词,即《甘誓》。参见“启伐有扈”条。 启 启夏朝开国君主。又名建、余德。大禹之子,母为涂山氏女。相传禹三十未娶,治水途中在台桑与涂山氏女野合而生启。大禹晚年,表面上虽然选择了东夷族的首领伯益作为自己的继承人,暗地里却竭力为儿子启培植党羽。禹死时,启的势力实际上超过了伯益。伯益为保护自己的合法地位,曾一度拘禁夏启,但启反而逃出来攻杀伯益,登上王位,建立了夏朝。他即位之初,便上钓台(今河南禹县北门外) 举行各部落首领的宴会,以此观察各方的态度,结果遭到夷族的反对。启只好放弃阳翟,西迁大夏 (今汾浍流域),建都安邑 (今山西夏县西)。对夏启的篡权行为,与夏同姓的有扈氏也不服。夏启发兵讨伐,“与有扈战于甘泽而不胜”。于是总结失败的教训,励行节俭,选贤与能,讲求尊卑等级,严明赏罚制度。一年以后,启再次发兵,终于攻灭有扈氏,天下诸侯都来归服。夏启晚年,沉迷于歌舞游乐,他的儿子们也互相争夺王位继承权。小儿子武观甚至发动叛乱,启派彭伯寿打败武观,又把他流放到西河 (黄河西岸),再次巩固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启在位九年,死葬安邑。 
☚ 禹 太康 ☛ 启传说为夏朝的开国君王。姒姓,禹之子。传说禹死后,他杀死禹选定的继承人东夷族首领伯益,夺取王位,废禅让制而确立了世袭制度。有扈氏不服,也被其攻灭。一说禹死后,因伯益推让而被拥戴继位。 启啓、啟、唘qǐ❶打开。如:启封,亲启。 ❷开导。如:启蒙,启发。 ❸开始。如:启动,启用。 ❹陈述。如:敬启者(旧时书信开端)。 ❺旧时较简短的书信。如:小启,谢启。 ❻古代人物。禹之子,约生活于公元前21世纪。 ❼姓。 启 启文体名。介于表、书之间。刘勰《文心雕龙·奏启》:“启者,开也。高宗云,‘启乃心,沃朕心’,取其义也。孝景讳启,故两汉无称。至魏国笺记,始云启闻。”启乃奏之异条,自晋始盛,兼以表奏。其形式多为骈体,“促其音节,辨要轻清,文而不侈,亦启之大略也。”(刘勰《文心雕龙·奏启》) ☚ 笺 行卷 ☛ 启 启传说为夏代第一位帝王。姒姓。一名“建”,亦名“会”。汉代讳与景帝刘启同名,改称“开”。禹之子,母涂山氏女。生于台桑(今怀远涂山南坡)。传说禹曾选定东夷族的伯益做继承人,“以启不足任天下”,放为“吏”。禹死后,启联合支党,攻杀伯益,夺取政权,建立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王朝。灭有扈氏,杀其中武观。曾“使蜚廉折金于山川,而陶铸于昆吾(今河南濮阳)”。编创《九招》古乐。 ☚ 涂山氏女 桓荣 ☛ 启(啟);[唘、啟]qǐⅠ ❶ (打开) open: 开 ~ open; ~ 门 open the door; 幕 ~。 The curtain rises. ❷ (开导) enlighten; awaken: ~ 发 arouse; inspire; enlighten ❸ (开始) start; initiate: ~ 行 start on a journey; start going; set off ❹ (陈述) state; inform: 敬 ~ 者 I beg to state; I wish to inform you; To whom it may concem Ⅱ ❶ [书] (旧时文体之一, 较简短的书信) letter; note: 谢 ~ a note of thanks; 小 ~ note ❷ (姓氏) a surname: ~ 和 Qi He ◆启-闭 on-off; 启闭 start and stop; on and off; 启程 set out; start on a journey; getaway; offgoing; forthfaring; 启齿 open one's mouth; start to talk about sth.; 启迪 open and enlighten; awaken; 启碇 weigh anchor; 启动 firing; pulse-on; commissioning; startover; triggering; enabling; actuating; initiate; start (a machine, ect.); kick over; get sth. in gear; switch on; 启动键 start key; 启发 arouse; inspire; illuminate; enlighten; demystify; 启发式 elicitation method (of teaching); heuristic method; 启封 unseal; break the seal; remove the seal; open an envelop or wrapper; 启航 set sail; weigh anchor; 启蒙 impart rudimentary knowledge to beginners; initiate; enlighten; free sb. from prejudice or superstition; 启明星 {天} Venus; morning star; Phospherus; 启示 inspiration; enlightenment; revelation; teaching; 启事 notice; announce ̄ ment; 启衅 start a quarrel; provoke dispute; provoke discord; pick a quarrel; 启用 start using (an official seal, etc.); 启运 start shipment; 启运港 port of departure 启qimemorial genre 启一作夏启,姒姓,禹子。禹晚年,遵照氏族制“禅让”的习惯将部落联盟领袖的职务传给益。禹卒,益继位,各部落的首领(诸侯)都不拥护,转而支持启,于是启继承了禹的权力,建立夏王朝,出现了“禹传子,家天下”的历史变革。有扈氏不服,起而反抗,被启打败。一说,益反对启继承他父亲的权力,被启诛杀。启用武力巩固了传子制度。不论具体情节怎样,其实质则是私有制发展的必然结果。 启qǐ❶ 启聪发蒙
❸ 承前启后|承上启下|开聋启聩|难以启齿|难于启齿|绍前启后|绍先启后|绳先启后
❹ 不愤不启 启啓;啟;唘qǐ(7画)
 【提示】起笔是点,旧字形起笔是撇。 *启(啓)〔唘 啟〕qǐ7画 户部 (1) 打开: ~封|~门|开~|某某~(信封用语,即由某人拆开信)。 (2) 开始;开创: ~行|~用|~基创业。 (3) 开导;教导: ~发|~迪|~蒙。 (4) 陈述;报告: 敬~者(旧时用于书信开头)|某某~(用于书信末署名处)。 (5) 公文;书信(旧时的一种文体): 小~|谢~|奉~。 启啓啟唘qǐ甲骨文从又(手)从户,象用手开门状。少数从户从口。《说文》作启。另作一字。也是开义。商代早期金文也有作从又从户的。中期甲骨文加口旁的较多,商代金文及西周金文也是。口是器皿的皿字简写。极个别的从攴,或增日旁,《说文》小篆有从日从户从攴的字。甲骨文启字多表示天晴雨止义。或从日旁同《说文》这字义相合。本即天晴雨止、可以开门出外义。西周金文有从户口从戈的,戈旁在右上角,与肇字右上角不从攴而从戈的相同。战国有攴旁作殳(shū)旁的。商代和西周金文从户从又的或从户从攴的字有的当肇字用。肇也是开启义。战国还有外加厂旁的。小篆以后一般从户从口从攴,多作啟,隶楷有作啓的。宋代前后有讹作唘的。中古、近代的书、现代人手写都有作“启”的,现以启为规范字。啓为繁体字。见《总表》。啟和唘为异体字。见《异体字表》。金文以后多用开、打开义。如:启门|启封。引申为开导。如:启蒙。组词如:启发|启示。又引申为开始。如:启用。又为陈述。如:敬启者。组词如:启事。过去又指书信。如:书启|小启。 启啓★繁◎异;啟★异◎常★常◎异
qǐ表意,甲骨文1从户从又,户为门,又为手,象以手推开门之形;甲骨文3是异体,字形加口,无实义;甲骨文2、小篆1也是异体,把又省略,隶定为“启”。金文、小篆2把又讹为攵或攴,隶定为“啟”,又作“啓”。本义表示把门打开,引申为开导、开始、陈述等。《异体字表》以“啟”为“啓”的异体字。汉代俗字、《简体字表》把“啓”简作“启”,采用本字。 【辨析】 ❶启/开 见214页“开”。 ❷启/起 见322页“起”。 【构词】 启齿(啟齒)∣启发(啟發)∣启封(啟封)∣开启(開啟)启 (qǐ)開也。从户,从口。 启 啓、 *啟; 甲 金 篆 隶qǐ【析形】会意字。甲骨文字形从又(手),从户,会用手开门之意。后繁化加“口”,或省去手(又)而成“启”。金文字形增口旁,又旁义近换用为“攴”,小篆、隶书字形从之。 【释义】《说文》:“启,开也。”又:“啟,教也。”古文字启、啟实为一字异体,本义是打开。引申为分开、开拓、开始等义如[启程]、[承前启后]。又引申指开导、启发等义,如[启迪]。 【shape analysis】It is the associative character.In Oracle,the character was formed by 又(手)(yòu,hand)and 户(hù,door),which means opening a door by hand.It was added a part 口,and 又 was replaced with a synonym 攴(pū)in Bronze Inscriptions. 【original meaning】Opening.启and啟 are variant forms of the same character. 启 *启k‘ ev[甲骨] [金文] [小篆] 《說文》: , 開也。 从戶、口。(二篇上) 以口叫戶使開門,啟字析出。 ☚ 芈 啟 ☛ 0000044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