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舒筋草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舒筋草 【名称出处】:《四川中药志》 【概况】: 异名 灯笼草(《四川中药志》),伸筋草、吊壁伸筋草(《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猫藤(《浙江药用植物志》),藤石松(《中国药用孢子植物》),石子藤、石子藤石松(《云南药用植物名录》)。 基源 为石松科藤石松属植物藤石松的全草。 原植物 藤石松Lycopodiastrum casuarinoides(Spnng)Holub(Lycopodium casuarinoides Spring) 形态 多年生攀援草质藤本,长可达10m。主茎下部叶稀少,膜质,白色,上部多叶,钻状披针形,绿色,厚革质,先端膜质,尾尖,早落,呈螺旋状排列;营养叶多回二叉分枝,末回小枝纤细,下垂而扁平,叶三列,两列较大,三角形。 贴生于小枝的一面,另一列较小,刺状,贴生于小枝的另一面的中央。 孢子枝由营养枝下侧的有密鳞片状叶的芽抽出,多回二叉分枝,末回分枝顶端各生1个圆柱形并略下垂的孢子囊穗;孢子叶阔卵圆三角形,孢子囊近圆形。(图见《中国高等植物图鉴》.第1册.110页.图219) 生境与分布 生于海拔300~1200m的山谷、山坡、疏林、灌丛中或林边。 攀援于岩石或树干上。分布于中国西南及浙江、福建、台湾、湖北、湖南、广东、广西。 另石松科扁枝石松属植物扁枝石松Diphasiastrum complanatum(L.)Holub(Lycopodium complanatum L.;Diphasium complanatum(L.)Rothm.)的全草在四川亦作舒筋草用。 余项参见“过江龙”条。 。【生药】:采集 全年可采全草,以9月后采带孢子囊者为佳。 【药性】: 性味 ❶ 《四川中药志》:“性温,味微甜。” 功效 舒筋活血,消炎除湿。 主治 ❶ 《四川中药志》:“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筋骨疼痛,月经不调及脚转筋。” 用法用量 内服:煎汤,9~30g。 。【临床应用】: 方选和验方 《广西实用中草药新选》:“治小儿盗汗:伸筋草、麦秆,水煎外洗。” 单方应用 《全国中草药汇编》:“治风湿关节痛,跌打损伤,月经不调:舒筋草15~60g。水煎服。” 食疗 《四川中草药》:“治筋骨受伤后不能屈伸:舒筋草、猪筋,炖服。”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