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肿瘤抗原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肿瘤抗原 肿瘤免疫研究大致分为3方面:(1)研究肿瘤机体的免疫应答用于治疗与预防。 (2)了解荷瘤机体免疫功能低下的机理,明确肿瘤具有抗原性,利用肿瘤标记物作为诊断之用。(3)发现特异性抗原用于预防。 关于肿瘤有无特异性抗原,曾对实验动物和人自然发生的肿瘤进行两方面研究,因为只有弄清肿瘤的抗原性才能进一步完成以上3方面的研究工作。 1940年有人用肿瘤细胞来免疫实验动物,发现被免疫的动物可排斥同种肿瘤的生存,这一实验是用纯系动物做的,即用于免疫的肿瘤细胞来源的动物和用以免疫的动物均是同系。 以后不仅用同系动物做肿瘤反应,并且也用切除了原发肿瘤的动物观察到排斥自身肿瘤的自家肿瘤实验系,确立了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STA)的概念,并发现这种抗原在肿瘤细胞上存在,在正常细胞上不存在,假如身体对这种抗原进行免疫应答就形成肿瘤免疫的概念。 肿瘤特异性移植抗原TSTA仅存在于化学制癌剂、病毒等诱发的肿瘤。 诱发剂使正常细胞由外因性遗传信息发生变化导致内因性遗传信息发生变化,致使安全性基因失控而造成细胞突变,出现新抗原,一般为肿瘤分化抗原或胎儿性抗原。机体对这种抗原具有一定的免疫性,而自然发生的肿瘤,机体对它的免疫抗性完全看不出来,或仅检测出极微的抗性。 人类尚未发现像实验动物那样的肿瘤抗原,虽然曾观察到人类肿瘤也能接受宿主自身的免疫抵抗,如病理组织标本中观察到肿瘤细胞周围被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某些肿瘤也可自然消退;BCG等免疫疗法也可对有的病人有效,因此也曾用细胞免疫、血清学方法广泛分析过人肿瘤细胞的特异性抗原。单克隆抗体(McAb)方法问世以来,在制造对人肿瘤细胞反应的T细胞克隆及抗蛋白质的单克隆抗体上花了不少精力,逐渐对肿瘤相关抗原(TAA)的存在明确起来。这种抗原严格地说不能称为是“特异的”,但与正常细胞比无论是质和量均为有相当“特征”的抗原系,经用人癌细胞免疫制备的单克隆抗体调查,这种TAA是存在于细胞表面的糖链性表位(抗原决定簇),其成分为糖脂质或糖蛋白,它不仅存在于细胞表面,也有报告说TAA存在于细胞内和核内,向细胞外释放,在癌细胞培养的上清液中和癌症患者的血清中也能检测出TAA。因此,有关糖脂质抗原、糖链构造的分析、相关糖转移酶的研究都成为重要的课题;加之对糖蛋白抗原的结构蛋白的基因分析,对理解TAA的本质也是不可缺少的,如对某种TAA的发现,应进行一系列的分析:(1)结构基因存在的形态及其调控。 (2)遗传信息核糖核酸(mRNA)的转录。(3)蛋白质的翻译,进一步糖基化。 对此可用各种印迹法(如Southern,Northern,Western等印迹法)对DNA、RNA、蛋白质的质和量进行分析,对基因产物TAA糖蛋白常用Western印迹法进行检定。 关于TAA生化性状的分析,其顺序如下:(1)对TAA的单克隆抗体制备:用癌细胞(组织)或精制抗原(如具有癌特征的糖脂质、糖蛋白)免疫动物,用实验室常规法制备抗TAA的单克隆抗体。 (2)抗原分析:用各种培养细胞(尽量用有名的细胞系细胞)和几种正常的或癌组织与上述单克隆抗体反应,推断与已知McAb-TAA系的异同,进一步分析对McAb的抗原阴性细胞的位点抗原决定簇,如抗原阳性细胞用过碘酸处理后与McAb的反应性消失,其抗原决定簇为糖链,而用蛋白酚处理后失活,则其抗原决定簇为肽。其次,抗原阴性细胞中提取的糖脂质与MoAb反应,如为阳性则进一步对糖脂质的糖链进行分析;如为阳性则为糖蛋白的可能性大,继续用免疫转印法证实。 (3)分子量分析:McAb所识别的TAA的分子量用Western blotting法分析。总括最近的报告已明确的有恶性黑色素瘤、神经母细胞瘤、肺癌、乳腺癌等。 决定各种组织型由来的人TAA的分子量如下表。 表1 用Western blotting法测定的TAA的分子量 此外,还有把克隆的癌基因DNA碱基对合成肽链,用对此肽链的单克隆抗体检查癌患者尿中的基因产物相关蛋白。益子高等还对人膀胱癌的McAb的相应抗原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查了手术标本中非癌部、癌部、尿样品,发现癌组织中分子量56000和100000两条带在邻近正常组织中没有,尿中有78000的抗原存在。浸润型肾上皮移行癌、乳头状膀胱癌的McAb同样识别分子量在100000以上正常组织中没有的癌抗原带。 随著基因工程分子克隆方法的发展,对蛋白性TAA及糖脂质性TAA的认识将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提高肿瘤细胞的抗原性,将半抗原、病毒、结核菌素衍生蛋白等导入细胞表面,使肿瘤细胞异物化,刺激T辅助细胞生成、活化,活化的T辅助细胞诱导T杀伤细胞再作用于肿瘤细胞的良性循环正为人们所期待。利用明确了的肿瘤抗原作为诊断开发的新品种也正日新月异。 1991年生物技术信息报道,比利时布鲁塞尔Ludwig癌症研究所的Boon等已分离到黑色素细胞瘤细胞中的3种相关基因,不存在于正常细胞,其中一种基因的蛋白产物能诱导该种癌细胞毒性T细胞应答,这一发现将产生第一种真正只对癌细胞特异的抗原,该抗原是正常细胞向癌细胞转化的副产品,它有可能用作疫苗诱导免疫系统消灭肿瘤。 对肿瘤抗原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分析,有助于在肿瘤防治的重大问题上作出更为准确的决策。 。【参考文献】: 1 余贺,陈诗书,邵国英.肿瘤与免疫,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2.20~46 2 Hampson J,Reynolds K,Collins WP Br, J Hosp Med,1992, 48(8):454~9 3 Seleznick MJ. Prim Care, 1992,19(4) :715~26 4 Hoffmann MK,Dannecker G,Mecheri S. Semin Immunol, (卫生部武汉生物制品研究所全家妩研究员撰;江先觉审) 上一篇:人和猴T淋巴细胞的TRBC受体 >"肿瘤临床备要肿瘤临床备要下一篇:现代科技综述大辞典上目录 李岩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年出版,32开,219页。 本书第一部分中医中药治疗肿瘤概况部分,介绍常用治疗方法、常用治疗法则、中医中药治疗肿瘤病人放疗及化疗反应,以及常用抗癌中草药及本书选用方剂,收载抗癌中草药165种,其中植物药140种,动物药21种,矿物药4种。药物按功能分类,如清热解毒、软坚散结、活血化瘀、扶正培本等类抗癌中草药列表,每表列有名称、科属、性味、功能、应用、剂量等项。并按其功能收载历代治疗癌肿方剂210余方。第二至第五部分,分别介绍肿瘤常见症状辨证论治表、常见肿瘤辨证论治、晚期肿瘤的防治、有关癌前病变的防治等。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