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群因素理论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群因素理论 智力结构理论的一种。 美国心理学家瑟斯顿1938年提出。瑟斯顿反对斯皮尔曼仅仅把智力看成是一般因素G和特殊因素S的综合体,认为智力活动分属各群,每群有一共同的基本因素,每个人的智力水平不同,就是由这一共同基本因素决定的。瑟斯顿最后把智力活动分成七个原始群,即七种基本智能:数字、言语、空间、词汇流畅性、推理或归纳、记忆、知觉速度。其数学模型是Zi=ai1f1+ai2f2+…+aimfm+diμi,i=1,…,p。 式中f1,f2,…,fm即共同基本因素,μi为变量Zi的特殊因素,ai1,ai2,…,aim是各共同基本因素相应的加权系数,即因素分析中的公共因素负荷,di是μi的加权系数,即特殊因素负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