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星砚制作技艺
金星砚是一历史名砚,因金星砚石上有凤眼、金圈、金晕、金花浪纹、鱼子纹、眉子纹等形态万千的黄色金点而得名“金星砚”。 金星砚以星子县驼岭出产的宋石为材料磨制雕刻而成。这种石料稀少珍贵,由轻微泥岩构成,内含硫化铁结晶,形成大者如核桃,小者如米粒,金光闪闪,形状各异的金星,如同颗颗宝石镶嵌在墨玉中,像夜空中熠熠生辉的繁星,被称为“金星石”。有的还形成一条曲线或彩带,如同夜空中金龙腾飞,更加珍奇。 该石细腻耐磨,温润莹洁,纹理缜密,色彩和纹理具有自然美;制成的砚著手生润,滴水不干,寒不结冰,久磨无粉,磨墨无声,发墨如油,富于光泽,涩而不损笔,即使在酷暑炎热中墨汁也不易干涸,三九严寒下也运笔自如。 所以,自古以来称金星石是制砚良材。 金星砚从开始生产到制作完成共有开采、选料、制坯、雕刻、打磨抛光五道程序。 金星砚的制造工艺十分讲究,从开采石料到成品砚台道道工序精益求精。金星石本身色彩和纹理的变化就具有天然美和自然美。 传统金星砚的造型与图饰因取材于当地物产、山水和人文传说而极具地域性,其风格古朴大方,简略写意,地方风貌浓郁,是中国民间艺术之瑰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