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绣像绘图(绣像小说)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绣像绘图(绣像小说) 小说版本名称。古典小说书的插图,通称作绣像绘图,插图本小说通称为绣像小说。中国小说书之有插图,开始很早,因时间变易和地区不同,插图形式有变化,称谓亦多有异。明清小说插图,人物插图和故事插图,多统称为绣像。仅由“绣像”二字,分辨不出是否有人物插图,又有故事插图,或仅有其一。因为较早并不分开来说,且事实上是以故事插图为主。如万卷楼重刊《绣像封神演义全传》。绣像的意思,乃指人物或故事插图,用线条勾勒,精工细致,如刺绣一般,(本意是指刺绣佛像而言)。绣像也称为出像(出相)、写图、有像等,如《剑啸阁批评秘本出像隋史遗文》12卷60回,《花幔楼批评写图小说生绡剪》19回,万历刊《有像列仙全传》。或称其绣像特别细致,称为精绣,如《精绣通俗全像梁武帝西来演义》10卷40回。大抵刊本小说是把人物和故事插图并称绣像的,有的称为绣像,又未必有故事插图。这样的坊刊本很多,如坊刊本《绣像忠烈全传》,只有人物。刊本的人物绣像,多是半叶画一个人物,与后来石印本不同。石印本为节省篇幅,有画三四个人物(不大管他们的关系如何)共占半叶的。多数短篇集的绣像,只是故事插图,很少人物插图,因全书很多人物,无法取舍。但《美人书》(12卷本)虽是短篇,12幅绣像却全是人物,因为此书是十二个女子的“传”,与一般短篇集又有不同。绣像也有画故事插图,又画一些与书中故事有关的器物的。如原刊本《西游补》的绣像每幅故事插图的背叶,绘有“青竹帚”、“补天石”、“宝镜”、“驱山铎”、“简书”等器物。也有绣像除人物外,并绘有花卉的。总之绣像的形式是多样的;绣像或多或少,也要依书的不同版本而定。清末民初石印本小说书流行,由于石印插图较刻版方便易行,成本不高,所以石印本小说多附有绣像绘图,形成一种风气。此时绣像绘图明确的分成两种含义,绣像指人物插图而言,绘图指故事插图而言。一般的形式是卷首先有绣像若干幅,继之是绘图,绘图或总附在绣像后,或分订在各回之首。刊本也有这种形式,不限于石印本,只是刊本不大称“绣像绘图”,如石印本的极是明确。石印本插图也如刻本一样,有印得极精致的,阿英有《清末石印精图小说戏曲书目》,其中以点石斋、蜚英馆、同文书局三家印图最精。但也有些石印本的插图,虽然印制也还清楚,但绘画却马虎充数的不少。绣像绘图本小说,晚清民国又别称之为绣像小说(实即是插图本小说)。绣像绘图不仅使读者对小说内容增加理解,增加兴趣,也对作品起指示作用。如一看绣象,就知道本书中都是那些主要人物。因之受到很多读者的欢迎。绣像绘图在小说版本鉴定上有可供利用的地方: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